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郭京、劉無忌和傅和尚不由得互相看了看,都暗自感到心驚。他們本來以為武大郎會臨摹幾幅黃家富貴去賣錢。
黃家富貴是標準的院體畫,市場是很大的,而且武好古家還藏了兩幅真跡。有了真跡,臨、摹都比較容易。以武好古的本事,應該能做出七八分“真”的畫兒出來。
“大郎,你手裡有原本嗎?”劉無忌突然想起個事兒。
書畫造假是分成“添改名款”、“割裂分裝”、“臨摹”和“模仿”等四個大類的。
其中“添改名款”是指在原有書畫作品上動手腳,比如將“無名”(無款)變“有名”(落名家之款),或將“無名之款”(非名家)改為“有名之款”(名家)。
“割裂分裝”則是將原畫分割為數段,分裝成數件獨立作品。
臨摹,則是用“臨”或者“摹”的技法複製一幅作品,然後再做舊、添名款,有時候還要添題跋——寫在書籍,碑帖,字畫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題”;寫在後面的,叫做“跋”,總稱“題跋”。題跋還分為三類:作者的題跋,同時人的題跋,後人的題跋。題跋和款一樣,都是鑑別書畫真偽的依據。
而添改名款”、“割裂分裝”和“臨摹”三類偽造手法,都是少不了原本的。
只有“模仿”是不需要原本的,因為“模仿”實際上是一種創造,是用名家的筆法和畫風,創造一幅新的作品,然後再做舊、添上名款和題跋,變成一幅古畫。
而在這四大類書畫造假方法中,難度最高的毫無疑問就是“模仿”了。
“沒有原本,”武大郎的回答再次讓郭京、劉無忌和傅和尚吃驚,“我打算模仿出吳道子的真跡!”
“甚底!?”
“模仿畫聖?”
“大郎你說真的?”
“對,模仿畫聖畫人像。”
郭京、劉無忌和傅和尚同聲驚呼,雖然武大郎展示出來的“界畫樓臺”已經有宗師風範,但是吳道子善長的卻是人物,由其善長佛道人物。
“大郎,你真能畫人?”郭京有些懷疑地問。
人物也是中國古代繪畫的一個重點,在所謂的“畫家十三科”中,就有佛菩薩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剛鬼神羅漢和宿世人物等四科是畫人的。不過真正擅長人物的畫家卻不是很多,從北宋初年至今,也就是趙光輔、武宗元、王詵、李公麟、李唐等為數不多的大家。
而唐朝的吳道子一手白描人物畫,幾乎就是一個難以超越的高峰!以武大郎的曾祖父武宗元模仿吳道子數十年才練就的一手吳家樣白描,也不一定能模仿出畫聖的人物,何況功力尚淺的武大郎?
“不瞞三哥,”武大郎笑了起來,“好古拿手的就是畫人像!”
武好古在另一世的藝術學院專修的是油畫,而且還跟隨過超寫實油畫的大師修過超寫實主義油畫,而人體繪畫則是油畫的重點之一。
雖然另一世的武好古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在油畫這條路上走出太遠,而是改行當了原畫師,然而他的人體繪畫的功底卻打得非常紮實。
如果要比“寫實”,也就是畫得像,便是吳道子也比不上後世的超寫實主義風格。
此外,武大郎的這一生又苦練過源於吳道子的白描,這是他們武家祖傳的絕活,武大郎被換魂前已經有了武宗元的五成功力。現在更是結合了兩世繪畫技藝,在白描人體這方面,已經絲毫不弱於吳道子和武宗元了——呃,不是人像,而是人體。
吳道子所畫人物的衣帶如被風吹拂,具有迎風起舞的動勢,故有“吳帶當風”之稱。現在的武好古在這方面仍然功力不足,不過要把模特的衣服扒光了畫人體,那吳道子肯定是比不上武好古的……
“不信是嗎?”武好古望滿臉疑惑表情的三人一笑,“那我就先畫上一紙給三位鑑賞則個。”
“可是畫什麼呢?”武好古瞅著屋子裡眉目清秀的小和尚道,“不如就先畫個傅和尚看看吧!”
傅和尚一愣,“畫貧僧?”
“對,快快脫了僧袍,某家要寫真!”
和尚一驚,“啊,還要脫衣服?”
武好古認真地點點頭,“不須脫光,只脫個僧袍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