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4頁)
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念堂幾百米的憲法公園,是靜靜橫臥著的一段閃亮黑色大理石牆。設計者竟然是斯坦福大學三年級的華裔學生林瓔。
牆的一端,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飄揚在粗獷的銅柱上,銅柱的底座銘刻著美國陸海空以及海軍陸戰隊的軍徽,旁邊就是三座身著不同軍服計程車兵銅像,接著就是一段二百多米長的黑牆呈緩三角形展開。在鏡面般的平滑的大理石牆面上,密密麻麻地銘刻著58000個越戰喪生的美軍士兵和軍官的名字。
牆對面的雕塑是三個沒有名字計程車兵,不是昂首向天,充滿英雄氣概,而是一副反思和猶疑的表情,表達著美國人對這場戰爭的自省。
當然,這不包括麥凱恩。不肯服輸的麥凱恩堅持認為越戰是“高尚的事業”。如果不是政客們膽小如鼠,失敗完全可以避免。他堅信,如果美國派遣地面部隊進入越南,並且用B…52轟炸機進行戰略轟炸,戰爭將是完全相反的結局。
他的這一想法在《將門虎子》中有所披露。他寫道:“我看到蘇聯軍艦在越南的港口卸下軍火,我看到他們幫助越南修建地對空導彈基地。我對只准轟炸軍事設施、道路、橋樑和電廠的規定不滿,我覺得這不合邏輯、不可理喻。那些文職指揮官簡直是白痴。”
1981年,在美國律師協會發表演講時,他說:“我和其他老兵一樣,過去、現在和將來都認為越戰是可以打贏的。我認為,只要打消耗戰,美國會在付出一定代價後獲勝,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如果美國把戰火推到北越,展開全面戰爭,持續使用空軍,最終一定會贏。”
隨著政治經驗的成熟和競選總統的壓力,他說話委婉了不少,但本質思想沒有改變。
2007年12月,他在2000年初選的福地新罕布什爾州的菲利普艾斯特中學發表演說,大廳內座無虛席。他回憶越戰經歷時贏得排山倒海般的掌聲。他說:“我們決不能再把我們的孩子們派到國外打仗,讓他們死在那裡。”
如果這麼說,倒也顯出反戰思想,要注意的是後半句:“如果不能實現勝利的目標。”言外之意,不是不打仗,而不是不打無把握之仗;不能隨便打仗,只有當美國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脅時才打仗。
接下來的問題是麥凱恩如何定義美國的核心利益。他認為,核心利益包括確保美國的生存與繁榮,保護盟友不受侵犯,在全球範圍反擊恐怖分子,防止核擴散。照此推算,伊朗應該在麥凱恩的打擊範圍之內。
麥凱恩認為,美軍應該儘量不參與非戰略性行動和人道主義行動,但是,涉及核心利益,即使進行全面戰爭也在所不惜。
1998年科索沃危機爆發,麥凱恩主張侵入科索沃,批評克林頓政府對空襲過分限制,不肯派出地面部隊,他說:“這簡直是刻意重複越戰時期的教訓。”
1994年,朝鮮的核計劃被曝光,麥凱恩立即批評克林頓政府搞綏靖主義,他提出美國軍隊動員起來,立即對朝鮮進行制裁。
在2007年的日本空襲珍珠港紀念大會上,麥凱恩發表演講。他說,對於朝鮮和伊拉克這樣的國家必須高度重視,必須採取“擊退流氓國家”的政策。如果對他們施壓不起作用,就要採取軍事手段。
對此,美國科學家協會的約翰?派克評論說:“在我看來,麥凱恩覺得打一下某個國家是再正常過不的事了。我想,他還沒有真正從戰場上回家。”
擔心中國崛起,支援日本入常
擔心中國崛起,支援日本入常
——麥凱恩的亞太政策
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大選時或多或少會有“中國因素”存在。麥凱恩對華態度如何,且看YouTube網站上點選率比較高的幾段錄音:“美國外交唯一的長期巨大挑戰,就是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但是,現在問題的關鍵不是中國能否崛起,而是中國發展成什麼樣子。”(2005年4月在百人會上的演講)“我知道中國一直在侵犯智慧財產權,我要把他們告上世貿組織。我將給他們施壓,讓他們停止侵權。我告訴你,隨著中國的經濟的發展,他們會愈加重視智慧財產權,或許,這是促使他們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最好方法。”(2007年11月在部落格網站TechCrunch的講話)
從這些隻言片語可以看出,麥凱恩把中國視作對手,擔心中國的崛起,也知道中國的崛起無法遏制。可以看出他的心裡充滿矛盾:既希望和中國接觸,和中國進行貿易,也對中國的走向充滿懷疑;既重視合作產生的利益,也力圖表明雙方是為了利益暫時合作,而不是建立在價值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