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唯物主義中的事物都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七節 它就是:民族的意志
第七節 它就是:民族的意志 ——群體與個體
實際上後面的幾章直接從名字就可以知道章節寫的具體內容!本書的目的不是要講什麼大道理,而是讓人從一定的角度,透過一些特定的方法,去認識世界,去儘量正確地認識這個世界,被轉*這種垃圾理論騙得團團轉,並不能說明這個理論有多麼完善,只能說明人是多麼愚蠢——希望永遠都不要再發生的好,中國的這一代是沒有信仰的一代,於是叫*功鑽了空子(“人體內有個*在運轉”,這種狗屁的言論居然有人信。這個世界,我真的無語了),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左傾主義,右傾主義,有神論,無神論……這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各種思潮都在這個時代撞出火花,而我們,就處於文化的交界線,理想與現實不能迴歸,導致找不到真正的信仰與依靠,於是迷徒產生一大片,當然有的人不迷茫,一個勁地埋著腦袋——掙錢,於是我寫了此書,希望幫迷徒們——破繭!哪怕給人一點點觸動,本人也自豪無限。發展才是主流,鬥爭沒有贏家。這一節的內容應該是講得是整體與區域性的關係,但我的主要的目光是集中在人類自身上面,群體與個體的關係就顯得尤為突出,所以這一節,整體群體不分,區域性個體不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話說的正是我們區域性與整體之間的關係,科學家在研究*空間的時候舉了一個例子,說我們平時說的平面是二維的,這個平面上三角形的內角之和為180。但也有不等於180度的,在球面上,畫一個三角形,這三個角的和是大於180度的,我們站在外面看這個球,我們當然知道這不是一個平面的,但假如放一隻螞蟻到這個球上,它是感覺不到這個球面的弧度的,於是它還是認為那個三角形是平面的,同樣,我們是處於三維世界的,也許我們這個本身就是*的,超過三維的,但因為我們在空間的內部,所以感覺不到更多的維數,我們就是三維球面上那個以為世界是二維的螞蟻。有道理。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對於茫茫宇宙,有必要保持適度的敬畏!
關於整體與區域性群體與個體的思考源於對人類社會的思考,每個人都有不同,為何可以用一個標準來規範來約束眾多不同的個體?抽時間又看了一下馬哲裡對整體的描述,深有啟發,整體是由個體組合而成,個體是整體的一部分,只有兩樣東西例外,宇宙是不屬於整體的個體,最基本粒子是沒有區域性的整體,因為一個是已知最大,一個是想象的極限小。而整體呢,體現所有群體的共性,個體呢,體現單元的個性,群體因為是個體的組合,有時候會體現出個體不存在的性質,比如水的流動性,粘性,單個水分子當然就沒有什麼流動性,粘性也說不上,比如金屬的延展性,一個金屬原子哪來的延
展性!而個體呢?往往體現的是本身的性質,本身的性質是什麼呢?這個還不好說,因為個性太多,模糊著來講應該是隨意性吧。個體總是難以捉摸的,因為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總有區別於其它個體的性質。
因為整體是個體的整合,因整合方式的不同。產生的效應自然不同。這個與力的效果是差不多的,我們知道,力可以疊加,這樣產生的總的力是大於單個個體的,力也可以抵消,這樣總的合力是小於單個力的,力也可以疊加產生的合力是於單個個體相等的。群體與個體也正是如此。人類社會是人個體的總和,國家是特定區域內的人的總和,這都符合整體與區域性的定義,只是這裡有一個相對的問題,地球上的人是一個整體,每一洲上的人是一個整體,每一個國家的人是一個整體,每一個省的人是一個整體,每一個區,每一個鎮,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家庭,這都是整體,因為整體與個體這兩個字本身就是抽象名詞,描述的是具有相同性質的一類事物,範圍的不同,甚至是角度的不同,產生的整體是不同的。所以群體與個體起源於與對角度的判定,立足點的判定!什麼相對什麼是整體,什麼相對什麼是個體,這個我們應該能分清的。隨便舉個例子,比如清軍入關,清朝二十萬軍隊,開入北京,居然能夠佔下大明江山,這不僅出乎很多人的意外,就算清軍本身都沒有想到的,要比當時明朝的軍隊,各省湊下來,七八十萬肯定不成問題的,但是每一個省都有自己的盤算,這樣下來,總戰鬥力還不如清軍,而且當時李自成內亂,用個成語來形容就是一盤散沙,就如一個公司,裡面都是牛人,但假如都各有打算,總的業績說不定還趕不上一個齊心協力的小公司呢。當時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