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烏鴉變鳳凰。人從權勢。
……
勢者,人心之所向也。得人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人心者失天下,失道寡助,從勢者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勢者,人心也;借勢者,借人心也。
我遇到太多很茫然的同志,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要做什麼,想做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愛好什麼,擅長做什麼。我給他們總是出兩個點子。一個前文已經講過,等。等到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要做什麼,想做什麼,愛好什麼,擅長什麼為止。第二種方法,就是借勢,現實中的勢在哪裡?人心在哪裡?改革開放就是最大的勢,看抓住改革開放機遇那一批人,被成就成什麼樣子呢!就如2000年買一幢房子一樣,什麼都不幹,瘋漲。2007年的股票。所以什麼勢出什麼牌。現在是2008,所以要出奧運牌,2010年要出世博牌,2012出節能牌,2015出環保牌……不會看小勢,還不會看大勢嗎?和平時期求享受,戰爭時代求生存,水漲則船高也。
借勢者必會看勢。何為看勢,看事物之走向也。並不是要等事物發生的時候我們才
恍然大悟。唔。原來是這樣!人腦兩大功能一為判斷,二為推演,以前的事件是現在結果的原因,現在的事件是以後結果的原因,人站在現在的點雖然看不到未來的結果,卻可以推測出未來的結果。天平受力模型與蜂巢聯絡模型不僅可以用來看人,而且可以用來看物,如果推演的結果與實際越接近,那麼看的勢也就越準。這裡就不多說了,看人與看事是同理的,方法一致,僅物件不同。會看人者必會看勢,會看勢者必會看人。
借勢又分兩種,一種是借勢,一種是附勢,借勢者他人之力為我所用以得利,附勢者我之力為他人所用以得利,兩者不分強弱,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就如股市中,莊家借勢,而散戶附勢,這個要視情況而定,是借是附。
還有一種特殊的借勢,叫做造勢。人心不為我所得,我造勢以讓人心向我。能造勢的人才是真正掌握‘勢’之精髓的人。歷史上最有名的造勢我想應該就是‘空城計’了吧,司馬懿同志鬱悶到家了。再比如“望梅止渴”,曹操同志這一招也可以叫做造勢。可見造勢是一種騙術,用資訊迷惑對手,誘導對手。這種手段在如今的商業應用之廣泛,推廣之深入已經到遍地開花的地步。如果造勢不熟悉,那麼我換另一個詞語大家應該相當熟悉――炒作。網路紅人芙蓉阿姨大家應該知道吧,每次看到她的新花樣,我都要起一身雞皮疙瘩。一部等於無聊×2的電影,也能票房豐收。柏芝阿姨因為笑得醜了點,竟然可以成頭版。媒體時代的資訊風暴如能善用之,效果相當不錯。而股市中的莊家,也時不時放點風聲出來,操縱輿論,這讓我想起2007的杭蕭鋼構事件,一個訊息,連續十個漲停,這不就是典型的勢嗎?讓我當時也心癢癢的。我們再回過來看t-bag裝孫子暗算abuzzi這例子,當勢比人強的時候,扮豬吃老虎,也是一種造勢。我還記得,有一家公司,傳說不景氣要裁員,等人心惶惶的時候,突然大義凜然地說,寧願減薪也不裁員,於是減了員工的薪而員工卻感恩戴德,活活把一個要民變的事件給扭了個一百八十度。所以勢可以造,可以把死的變成活的,可以把活的變成死的,能把強的變成弱的,也能把弱的變成強的。成功原則之五“以舍之名行取之實”就是一種變相的造勢。
(實際上‘勢’還包括‘蓄勢’,這實際上就是成功第一條路,不再輟述)
造勢者,以情引之,以理服之,以利誘之,以仁飾之,以德感之,以威壓之……可以引,可以誘,可以疏,可以導……以事應時,無所不用其極。
不過在勢在人外,只能把勢當作是硬體,而軟體呢?我覺得應該就是人的腦袋了。這是我反反覆覆很多次的話了。我做的一切推論的前提都是在你是一個聰明人或者你可以讓你自己變聰明的前提之下推出的。聰明與否是腦袋的判斷能力與推演能力的反映,這兩樣能力出眾,才能看勢,借勢,得勢。所以,聰明的人不一定會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是聰明的。(原則上是這樣的,但也有反例,因為成功有主動與被動之分)
腦才是根本,勢只是手段。手段八門,目標一致,途殊而歸同。勢成而功成。
綜上,可借東風,可附東風,可造東風。
東風就是勢,有勢就有機遇。有的人說,機遇要自己創造,有的人講,機遇要自己捕捉,到底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從效果上說: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從過程上講,內外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