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朝是一個美好的年代,那時候路上沒有警察和妓女,只有GAY們手牽著手走路。”然後拍電影,然後拍電視劇,然後印�帕車膠美澄肫臘濾箍ǎ�緩缶團1屏恕�
又一次聽阿飛唱歌,在CD
Café。一屋子的牛鬼蛇神,烏煙瘴氣。我只聽到一首歌的尾巴,阿飛反覆唱:“我要和你一起流氓,我要和你一起流氓,我要和你一起流氓,我要和你一起流氓。”彷彿咒語,我趕快逃竄出來,到機場趕飛機去了。後來看到印出來的歌詞,好像是我聽錯了,其實是:“我說你是一個流氓,我說你是一個流氓。”感覺突然沒有了。
其生涯
阿飛經歷複雜:清華工科學士,文學碩士,編輯,搖滾歌手,侗族女子,作家。像我一樣複雜。我也是少數民族,蒙族,老媽在我高考前抓緊改的,因為能夠加十分。阿飛和我聊天,說將來不知道幹什麼。我說,千萬別和我討論,我從來就沒知道過我將來幹什麼。
()免費TXT小說下載
八年學醫讓我的時間觀念徹底錯亂,過去和將來就像只隔了一層紙,淺淺得沒有本質差別。全部生命就在一個核桃殼裡,人站在外邊,一米八高,一百三十斤,你說過去和將來的區別是什麼?
阿飛不抽菸,不吸毒,不上妝,不喝酒,不染頭髮,不穿鼻環,不知道名牌,不暴露肚臍,不擺姿勢,不放縱,不掩飾,不講故事,不讓人聯想起暗娼而是聯想起巫婆。阿飛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女作家。
回想起過去,青春期,發情期,時常困惑,老師幫了我們大忙。做完了一天的功課,老師禁止我們抽菸、泡妞和打群架。價值觀飄忽不定,老師強迫我們背誦保爾·柯察金的名言:“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當時的背景下,這些話很容易理解。當時的生命裡,正經事只有“讀書”一件,高中之後還有大學、研究生、博士生、出國留學,縱極想象,也想象不出之後的將來還有什麼。保爾·柯察金的意思明確,只有讀好書,才不會後悔,才能在那想象不出的之後的將來,大秤分金,大碗喝酒,大床睡那些長著小媚眼和大波波的姑娘。
現在,讀過大學、研究生、博士生、洋學位,轉眼就到了中學時想象不出的之後的將來。忽然覺察到老師們的狡詐:現在再讀保爾·柯察金的名言,狗屁不通,沒有定解。金多傷神,酒多傷肝,小媚眼長出皺紋,大波波像小區門口花壇裡的大芍藥花一樣漸漸枯萎。到底如何不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一種解法是,寬容些、開放些,多看看、多聽聽,生命中沒有感動就放過去,有感動就想一想。如果身心頻寬足夠,雙重生活、三重生活,都是正路。
像阿飛說的:“我一直想要一大盒那種包在金紙裡的巧克力。這樣可以分給別人吃,可以向同屋女友炫耀,可以吃很久,大盒子還可以留著,表明你擁有過這種巧克力。”
2003。6。15
/* 35 */是意淫古人的時候了
讀書是每個人都可以喜歡的事情。有人先入道,有人後開始讀,後來人自然就有對讀書理論的需求:知道前輩們如何讀書,省卻好些彎路。前輩們也樂得提供:“好為人師”、“含飴課孫”和“飲食男女”,一樣的根植人心。但是,晚輩們要千萬小心,擦亮眼睛,在篤信前輩們的結論之前,考量結論的語境和作者的心境。
“五四”以來,在讀書理論裡,最正統、最囂張、最深入人心的就算 “不讀中國古書論
“了。
最正統。因為是由魯迅首倡。1925年1月,《京報》副刊徵求“青年必讀書”十部的數目,魯迅因此寫了一篇《青年必讀書》的短文。魯迅的答案很短:“從來沒有留心過,所以現在說不出。”但是有個挺長的附註,附註裡說:“……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魯迅當時講的中國書,即指中國古書,這層意思,他又在一年後的《寫在〈墳〉後面》和《古書與白話》等文章裡反覆闡明。
最囂張。“四人幫”說批孔,破四舊,親切地直呼孔丘為孔老二,暗示孔丘是春秋戰國時代著名的雞雞。書評大家曹聚仁明確提出“愛惜精神,莫讀古書”,並且寫了一連串的文章:《我的讀書經驗》、《要通古書再等一百年》、《無經可讀》、《勸世人莫讀古書文》等,洋洋灑灑,夠出一本專輯。
最深入人心。懶人說,路上有獅子,這麼難認的文字,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