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遷都之議 (第1/1頁)
有怪莫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比起世故圓滑的李善長,即使經歷了生死大劫的劉伯溫,依然是那個勇於直諫的青田書生,只見他拱手道:“回陛下,鳳陽屬於淮河下游的洪水氾濫之地,在元末時洪水旱災頻發,土地荒蕪、人口凋零。且沒有一條運河支撐無法供養起百萬人口和拱衛京師的大軍。” 劉伯溫的話一針見血,朱元璋開始陷入了糾結。 李善長主持修建中都,是發起倡議遷都鳳陽的第一人,原因很簡單。 只見他說道:“主上,俗話說「衣錦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自古鳳陽人傑地靈又是咱們淮西老人的家鄉,人口不夠可從三晉和湖廣、河南等地遷移數十萬人口,再仿照漢武舊例從江浙等地遷徙十餘萬富戶,何愁咱們家鄉不興旺?” 能當宰相的人自然是察言觀色的高手中高手,一句「衣錦還鄉」戳中了朱元璋心裡的軟肋。 進入安徽境內,看著窗外的景色忍不住由心而發道:“濠,吾鄉也。李愛卿這話甚合朕意。” 李善長聞言大喜,鳳陽才是他們這幫淮西黨人的大本營。 不出意外的話,朱元璋下一步就要跟歷史上一樣繼續徵發民夫大修中都。 可惜意外還是發生了,「砰」一聲巨響,朱樉一頭撞在車樑上。 只見他一個踉蹌栽倒,口吐白沫,手腳抽搐,渾身打擺子。猶如抽羊角瘋一樣。 朱元璋一摸鼻息全無,脈搏不跳,渾身冰涼,立刻大驚失色,連忙叫人宣太醫。 原本不省人事的朱樉突然一個鯉魚打挺,搖搖晃晃站了起來。 他一把推開剛上車的太醫,佝僂著背,腳步輕浮,每走一步就咳嗽兩聲。 像一個垂垂老矣的百歲老翁,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下走到朱元璋身前。 「啪」一聲脆響,朱元璋捂著臉不敢置通道:“你這逆子居然敢打朕,來人把他拖出去剁成肉醬。” 吐了口唾沫在地上,一聲飽經滄桑的沙啞聲音響起:“你是五四的娃,俺打不得你?” 朱元璋見朱樉眼仁泛白看不到瞳孔一動不動盯著他,說話聲音仿若他人。 直接手足無措抱著馬皇后,對著大明第一神棍劉伯溫大喊:“劉卿快看看,這逆子是發的什麼癲?” 劉伯溫掐指一算撫著鬍鬚若有所思道:“據臣觀察,秦王應該是被熙祖裕皇帝附身了。” 一聽是他爺爺,打天下途中有過不少離奇經歷的朱元璋半信半疑道:“你到底是誰?” 朱樉將腰間佩刀當成柺杖,杵在地上,巨大力量將軟墊鋪著地板撞出一聲巨響。 他慢慢靠近貼著朱元璋的臉旁道:“俺叫朱初一,是個淘金戶也是種田把式。當年帶著你爹一家子從沛國相縣逃荒到濠州。你說你該叫俺啥?” 朱元璋被熾熱的目光,盯得渾身癢癢,極其不甘情願的小聲嘟囔句:“爺爺。” 那聲音似蚊蠅般小,朱樉像一個耳背老人一樣側身傾聽道:“你說啥?俺聽不見,喊大點聲。” 他聲若洪鐘不僅是在車廂裡迴盪,連周圍護駕的軍士都用莫名其妙的目光看過來。 朱元璋擺手道:“除了皇后,其他人都給朕出去。” 李善長別有深意回頭看了一眼,就和劉基等人退了出去。 朱元璋一臉靦腆俯下身子叫了聲‘爺’。馬皇后本想跟著叫,被一把按住了。 朱元璋把老態龍鍾的朱樉扶到他身下堆起有半米高的墊子上,趴在身前一臉恭敬道:“爺你老來這裡是有什麼訓示留下嗎?” 他當過和尚是個生性多疑的人,可剛才朱樉倒在地上氣息全無,把他徹底嚇到了。打天下的時候遇到過周顛和張中那種奇人異事,再加上老朱本是孝順孩子,更不敢拿祖宗去賭了。 朱樉扶著膝蓋長嘆一口氣,他聲音沙啞低沉,帶著些許虛弱道:“你修鳳陽光惦記著五四和陳氏,可俺們朱家的根在沛國啊。” 這一句話把朱元璋整懵了,他愣神道:“孫兒已經在盱眙修建了您的祖陵。” 朱樉也愣了,這麼大的事怎麼沒人通知他呢?於是他面不改色心不跳,沉聲道:“你是個孝順的好娃,可俺們老朱家畢竟是泥腿子出身,你這樣大興土木,民不聊生是讓天下百姓們戳俺們一家老小的脊樑骨。你說老朱家列祖列宗在地下能睡得安寢嗎?” 朱樉眼角流出兩行清淚,朱元璋在他滿臉褶皺的老臉上彷彿看到父親的影子。 滿是愧疚的說道:“孫兒生前不能盡孝,只是想讓父母死後也能住上大房子。” 朱樉唉聲嘆氣道:“痴兒,路走偏了。人都死了化作一捧黃土,那宮殿再大終究也是看不到摸不著。你現在當了億萬百姓的帝王,只要愛護老百姓,家家豐衣足食。俺們就是在地下也是受天下人尊敬,你懂嗎?” 修中都是朱元璋一生的心願,自然不會被三言兩語打動。他執拗道:“孫兒修鳳陽不僅是為了自己,當今地主豪強死灰復燃,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孫兒是仿照漢朝舊例把這些人都遷到鳳陽來集中管理,還百姓安享太平。”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