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有,最近米勒以充分的證據確定了,杜鵑偶爾會在空地上下蛋,孵抱,並且哺養她的幼鳥。這種少見的事情大概是復現久已失去了的原始造巢本能的一種情形。
有人反對說,我對杜鵑沒有注意到其他有關的本能和構造適應,據說這些必然是相互關聯的。但在一切情形下,空論我們所知道的一個單獨物種的一種本能是沒有用處的,因為直到現在指引我們的還沒有任何事實。直到最近,我們所知道的只有歐洲杜鵑的和非寄生性美洲杜鵑的本能;現在,由於拉姆齊先生(Mr。Ram…say)的觀察,我們知道了澳洲杜鵑的三個物種的一些情形,它們是在別種鳥的巢裡下蛋的。可以提起的要點有三個:第一,普通杜鵑,除了很少例外,只在一個巢裡下一個蛋,以便使大形而貪吃的幼鳥能夠得到豐富的食物。第二,蛋是顯著地小,不大於雲雀(sky…lark)的蛋,而云雀只有杜鵑四分之一那麼大。我們從美洲非寄生性杜鵑所下的十分大的蛋可以推知,蛋小是一種真正的適應情形,第三,小杜鵑孵出後不久便有把義兄弟排出巢外的本能、力氣,以及一種適當形狀的背部,被排出的小鳥於是凍餓而死。這曾經被大膽地稱為仁慈的安排,因為這樣可使小杜鵑得到充足的食物)並且可使義兄弟在沒有獲得感覺以前就死去!
現在講一講澳洲杜鵑的物種;它們雖然一般只在一個巢裡下一個蛋,但在同一個巢裡下二個或者甚至三個蛋的情形也不少見。青銅色杜鵑的蛋在大小上變化很大,它們的長度從八英分(lines)至十英分。為了欺騙某些養親,或者更確切他說:為了在較短期間內得到孵化(據說蛋的大小和孵化期之間有一種關聯),生下來的蛋甚至比現在還小,如果這對於這個物種有利,那麼就不難相信,一個下蛋愈來愈小的族或物種大概就會這樣被形成;因為小形的蛋能夠比較安全地被孵化和哺養。拉姆齊先生說,有兩種澳洲的杜鵑,當它們在沒有掩蔽的巢裡下蛋時,特別選擇那樣一些鳥巢,其中蛋的顏色和自己的相似。歐洲杜鵑的物種在本能上明顯地表現了與此相似的傾向,但相反的情形也不少,例如,她把暗而灰色的蛋,下在籬鶯(hedge…warbler)巢中,與其亮藍綠色的蛋相混。如果歐洲杜鵑總是不變地表現上述本能,那麼在一切被假定共同獲得的那些本能上一定還要加上這種本能。據拉姆齊先生說,澳洲青銅色杜鵑的蛋在顏色上有異常程度的變化;所以在蛋的顏色和大小方面,自然選擇大概儲存了和固定了任何有利的變異。
在歐洲杜鵑的場合中,當杜鵑孵出後的三天內,養親的後代一般都被排逐出巢外去;因為杜鵑在這時候還處於一種極其無力的狀態中,所以古爾得先生(Mr。Gould)以前相信這種排逐的行為是出自養親的。但他現在已得到關於一個小杜鵑的可靠的記載,這小杜鵑此時眼睛還閉著,並且甚至連頭還抬不起來,卻把義兄弟排逐出巢外,這是實際看到的情形。觀察者曾把它們中間的一隻拾起來又放在巢裡,但又被排逐出去了。至於獲得這種奇異而可惜的本能的途徑,如果小杜鵑在剛剛孵化後就能得到儘量多的食物對於它們是極其重要的話(大概確係如此),那麼我想在連續世代中逐漸獲得為排逐行動所必需的盲目慾望、力量以及構造,是不會有什麼特別困難的;因為具有這種最發達的習性和構造的小杜鵑,將會最安全地得到養育。獲得這種獨特本能的第一步,大概僅僅是在年齡和力量上稍微大了一些的小杜鵑的無意識的亂動;這種習性此後得到改進,並且傳遞給比較幼小年齡的杜鵑。我看不出這比下述情形更難理解,即其他鳥類的幼鳥在未孵化時就獲得了啄破自己蛋殼的本能——或者如歐文所說的,小蛇為了切破強韌的蛋殼在上顎獲得了一種暫時的銳齒。因為,如果身體的各部分在一切齡期中都易於發生個體變異,而且這變異在相當齡期或較早齡期中有被遺傳的傾向——這是無可爭辯的主張,——那末,幼體的本能和構造,確和成體的一樣,能夠慢慢地發生改變;這二種情形一定與自然選擇的全部學說存亡與共。
牛鳥屬(Molothrus)是美洲鳥類中很特別的一屬,與歐洲椋鳥(starling)相似,它的某些物種像杜鵑那樣地具有寄生的習性:並且它們在完成它們的本能上表現了有趣的級進。褐牛鳥(Molothrus badius)的雌鳥和雄鳥,據優秀的觀察家赫得森先生說,有時群居而過著亂交的生活,有時則過著配偶的生活。它們或者自己造巢,或者奪取別種鳥的巢,偶然也把他種鳥的幼鳥丟擲巢外。它們或者在這個據為己有的巢內下蛋,或者,真奇怪,在這巢的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