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3/4頁)
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隊行軍作戰和偵察判斷敵情,應該注意什麼?應注意在透過山地時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駐紮時,要選擇“生地”即居高向陽的地方;如敵人佔據了高地,不要仰攻,這些是在山地行軍作戰的處置方式。橫渡江河,要在離江河稍遠的地方駐紮;如果敵軍前來進攻,不要在河中迎擊,要乘它部分已渡,或部分未渡時發動攻擊,這樣比較有利。如與敵軍交戰,不要靠近江河去迎擊它,在江河地帶駐紮,也要居高向陽,切勿在敵軍下游駐紮或佈陣,這是在江河地帶行軍作戰的處置方式。透過鹽鹼沼澤地帶,要迅速,不要停留;如在鹽鹼沼澤地帶與敵人遭遇,就要搶先佔領有水草而且靠近樹林的地方,這是在鹽鹼沼澤地帶行軍作戰的處置方式。在平原,要選擇地勢開闊平坦的地方,最好背靠高處,前低後高,便於撤退時到山林中隱蔽。以上四種“處軍”方式,是黃帝所以能戰勝四方氏族首領四帝(赤帝、青帝、白帝、黑帝)的重要原因。
黃帝,名軒轅,姓公孫,系關中平原一帶部落首領。黃帝統率的華夏民族在黃河流域和華北大平原西部地區發展。據今4600年前,黃帝聯合炎帝部族與蚩尤部族展開了一場殊死大戰,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涿鹿中原之戰。當時,蚩尤族集結了81個支族的隊伍,憑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和武器精良等條件,先發制人,向黃帝族發動了氣勢洶洶的攻勢。黃帝面對強敵,沉著應戰,充分利用位處黃河上游的地理條件,築土壩蓄水,居高佈陣,以抑制對方凌厲攻勢。一日,狂風大作,塵沙漫天,黃帝決定利用這一特殊有利的氣候,因勢利導,展開決戰。他命令勁吹號角,高擂鼙鼓,乘蚩尤族部眾迷亂失措、驚懾喪膽之際,以指南車指示的方向,驅兵向蚩尤族殺去。最後,在玄女族的大力支援下,一舉戰勝強勁的敵人,在冀州之野(今河北一帶)擒殺蚩尤,黃帝族大獲全勝。黃帝族人兵不解甲,乘勝東進,一直進擊到泰山附近,在那裡舉行了“封泰山”典禮後才凱旋西歸。為維護自己在東部地區的統治權益,黃帝命東夷集團中一位能服眾的氏族首領少皞清繼續統領九夷部眾,並讓東夷集團與華夏集團互結同盟,臣服於自己的統治。從此,黃帝成了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有詩云:“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嶽峨河浩。聰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①
一般駐軍總是喜好高處而厭惡低窪地方,要求向陽,迴避陰溼,駐紮在便於生活和地勢高的地方,將士不容易生病,這是很重要的。丘陵、堤防駐軍,必須駐紮在向陽的一面,並且要背靠著它,對軍隊的這些好處,來自有利的地形輔助。河上游下暴雨,看到水沫漂來,要等水勢平穩後再渡河,以防山洪暴至。凡是遇到“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等地形,必須迅速避開而不要靠近,讓敵人去接近它;我面向它,讓敵軍去背靠它。對於低窪地、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區行動,必須仔細反覆搜尋,防止伏兵和姦細。敵人離我很近而仍保持鎮靜的,是倚仗它佔據的險要地形;敵人離我很遠而前來挑戰的,是企圖引誘我前進;敵人佈防不在險處而在平地,定有他的用意。許多樹木搖動,可能是敵軍來襲擊;草叢中有許多障礙,是敵人企圖迷惑、阻礙我;鳥兒驚飛,可能是下面有伏兵;野獸駭跑,是敵軍大舉突來。從塵土飛揚的高低、快慢均可判斷敵人是開著戰車,還是步行;是在砍柴,還是在紮營安寨。總之,仔細觀察前方的動靜是指揮員做出正確判斷的前堤。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一、行軍篇(2)
敵方派來的使者言語謙卑,實際上他們是在加緊備戰,是要向我方進攻;敵方派來的使者態度強硬而軍隊又向我方進逼的,是準備撤退;敵戰車先行開出並佔據翼側,是在佈列陣勢;沒有預先約定而突然來請求議和是另有陰謀。急速奔走並展開兵車的,是企圖與我方交戰;敵軍半進半退的,可能是偽裝混亂來引誘我方上當;敵兵倚槍而立的,是飢餓的表現;打水計程車兵急於行飲的是乾渴缺水的表現;敵兵見利而不前進是由於過度疲勞;敵營寨上面集結群鳥,說明下面是空營;敵人若夜間驚叫,表示驚慌;敵營驚擾紛亂,是敵將無威嚴,而旗幟搖動不齊的是隊伍人馬十分混亂;軍官易怒的是全軍疲倦的表現。若用糧食餵馬,殺牲口吃,收起炊具,不返回營寨的是窮寇;敵將不得人心,士兵必然私下裡議論紛紛;將帥若無取勝之策,必然再三犒賞士卒;一再重罰士兵的說明將帥已陷入困境;將帥開始對士卒兇暴而後又畏懼的是愚蠢之才;如果來使態度謙和,表示對方想休戰;敵若憤怒前進,但久不交鋒又不撤退,必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