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時,如你懂得去運用“攻心”說話術向對方進攻,相信她是無法抵擋的。
古代哲學家王充在《論衡物勢篇》中提到:
“亦或辯口利舌,辭喻橫生者勝,點面俱到者勝。”也就是說,辯論場合上,口齒伶俐、辭藻豐富、對答如流者,無一不是智慧之輩。
“攻心”說話術要求說話者必須有深厚的功力,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源頭”,在唇槍舌戰的交鋒中,才能展現氣勢、左右逢源。
然而,不管你的口才多好,如果你的話不能攻到對方的弱點,那麼再快再流利的嘴,也等於是散槍打鳥,只有浪費子彈和力氣罷了!
因此,找出對方的弱點,或者先讓對方失去警戒心,他的弱點自然就會出現,這時你再趁虛而入,相信必然會戰無不勝。
如何“恐嚇”遲到大王
人們對說話時的最後一句,印象總是特別深刻,這種“末句放大”的心理作用,在實際談判或攻心說話時,有很好的效果。大部分的知名演講家、政治家或是牧師,都懂得這個道理,而且都運用得很熟練,完全沒有破綻。
打個比方,如果你想激勵一位經常遲到的員工,你一再對他說:
“為了你自己的前途和飯碗著想,就不要再遲到了!”
而他總是聽完就忘,過幾天又照常遲到。
這時,你不妨換個方式對他說,也就是把他最在意最害怕的重點放在最後:
“如果你再繼續遲到,我保證你一定會被開除、領不到年終獎金、回家吃自己……”
相信他聽了,會開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心裡也會特別對“開除”、“回家吃自己”這些句子印象深刻,進而產生恐懼,然後激發出動力,再苦也要準時起床。
心理學家表示,每個人都會對談話的最後一句印象最深刻,因此,如果你在談話快結束時,出現發人深省的句子,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成語“朝三暮四”便是最好的例項。
古時候有人養了一隻猴子,每天給它吃香蕉。後來這人家道中落,無法再像以前那樣飼養猴子,便決定和猴子商量,並對它說:“我每天早上給你吃四根香蕉,晚上給你吃三根香蕉,怎麼樣?”
猴子聽了後,不高興地又是抓耳又是摸臉,吱吱亂叫以示抗議。
這時,主人換了方式說:
“那每天早上給你吃三根香蕉,晚上給你多一根,吃四根香蕉,怎麼樣?”
猴子一聽高興得跳了起來。
猴子也和人一樣,只注意到後面的香蕉比較多,就很高興了,不管實際數量總合是否一樣。我們小時候也許都經歷過這樣的事,父母拿著幾塊糖問:
“你們說, 我手中的糖果是一塊還是兩塊?”
我們的回答幾乎都是“兩塊”。
父母又問:
“你再看一遍,我手中的糖果是兩塊還是三塊?”你又毫不遲疑地說“三塊”。
這就是語言妙不可言之處,那時候的我們不懂世事,只能從父母的聲音和表情去揣摩,而能夠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一句話的最後幾個字。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臨出門前,太太絮絮叨叨地叮嚀:“氣象預報說今天會下雨,帶把傘吧!”
你一定會不屑地說:“天氣明明這麼好,怎麼會下雨呢?”
太太會堅持說:“可是氣象局真的說會下雨。”
最後你拗不過她,很不情願地拿把傘出門,結果一整天下來,根本沒有飄下一滴雨來,於是你經常會把雨傘丟掉,不是放在辦公室,就是丟在公車或捷運上。
事實上,氣象局之所以會讓家庭主婦誤以為一定會下雨,可能是由於天氣預報員的語氣所導致的。通常,預報天氣一般是說“某某地方可能會下雨”而不是說“可能下雨的地方是某某處”。
這兩句話乍聽內容一樣,可是給人的印象和感覺,就差了十萬八千里。
一般人聽了第一句,不管前面的地方說的是哪裡,印象就記著“會下雨”這個訊息,潛意識裡也會開始想著要帶雨具或雨傘,以免淋雨而感冒。
而第二句話,因為把“下雨”放在前面,而把地名放在後面,除非是提到你居住的地區,否則你潛意識中就會自動刪除這個與你無關的訊息。
這種語意心理學的作用,在廣播中也常被採用。據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就有這樣的事例發生。
有一位電臺播音員釋出救濟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