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簸箕裡面。
陳嬸一邊在包著餈粑,一邊喊著:“阿陽,你趕緊給你佳華哥弄一個餈粑嚐嚐味道。”
早已經是迫不及待的陳陽聽到這話如同聖旨,立馬麻溜地拋進廚房,取出幾副碗筷。岑佳華接過裝了一個餈粑的小碗,用筷子一夾,放進嘴巴一咬。
軟乎的糯米飯泥非常有彈性,要上去就如同是QQ糖一般彈性十足,外面裹著的一層不知名的粉末味道很像豆類,但就不是黃豆,很有一股子香甜的味道。
細細地品味了一小口之後,岑佳華髮現除了陳嬸還在忙活之外,大家都已經是吃上了。
“陳叔,這外面裹著的這一層粉末是什麼原料做成的啊?”把嘴巴里面的糯米吞下去之後,岑佳華就開始變成了好奇寶寶。
“呵呵,這是我們這裡本地特產的紫豆,味道比黃豆更好,只不過產量很少,一般市場上很少有賣。”在另外一邊的老陳同志也是吃得不亦樂乎,頓了良久才回答岑佳華的話。
岑佳華的第二口就開始咬到餡料了,頓時更為濃郁的香味就在他的嘴巴里面打轉,久久不願散去。脆生生的花生仁、爽口的冬瓜丁、異香撲鼻的芝麻,還有熱乎軟糯的糯米交集在一起,千般滋味匯聚成兩個字——‘好吃’!
吃性大起的岑佳華一下子幹掉了4個拳頭大小的餈粑這才意猶未盡的停下了這個沒事的盛宴。主要是因為每一個餈粑都是分量十足,四個下去,岑佳華感覺到自己的肚皮幾乎是快要撐破了。
吃完餈粑,然後再喝上一碗熱乎乎的茶水,岑佳華就感覺到天氣似乎都不是那麼的冷了,全身上下都是暖洋洋的。
坐在客廳裡面,老陳這才向岑佳華講述這個雙喜節的來歷,還有製作餈粑的一些意義。
自從壯族人文始祖布羅陀定下雙喜節這個節日之後,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宰鴨,祭祀祖先。其中,這個餈粑就是祭祀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食品奇*|*書^|^網,因為餈粑代表了一種豐收、團圓的精神。另外黏性十足的糯米更是象徵了人們希望親情、愛情都像是被糯米黏住一般,永不分離。
在榕樹村附近有一句俗語:“鬼抓熟糯米,甩都甩不掉!”,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在豐收的季節作出用糯米制成的餈粑,代表了人們希望來年的財運就如同是鬼抓糯米一樣,再也甩不脫。
當天晚上,岑佳華又在老陳家大喝一場,羹去羹回的飲宴習俗讓酒宴場面更加熱鬧,每一個人都能全情地投入其中,盡情享受今年豐收帶來的喜悅。
對於岑佳華來說,每一次近距離地接觸到當地的一些民俗活動,都讓他感覺到異常的新鮮。以前在城裡的他根本就不知道在很多人眼中貧窮、落後鄉下居然還用擁有著如此之多的精神食糧。
農民們總是能用一種很簡單、樸素的方式來表達對於生活、未來的美好憧憬,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在這方面,擁有著巨大財富的城裡人卻始終做不到,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PS:大家多頭點票票哦!!!
推薦一本已經上架的都市重生文,書名比較俗,但書還可以,有興趣的書友可以去看看,《金融巨人之再活一次》!
正文 第七十九章 穿山甲
自從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出來之後,水庫兩岸工地上的村民施工熱情明顯高漲,每一天推進的速度也是非常快,岑佳華估計不用到年底,所有的工程就可以提前完成了。
最近,他每天忙完養殖場的工作、喂完候鳥之後,總喜歡到施工的工地上去轉轉。在工地上,他也幫不上什麼樣,因為鄭海和朱天兩個人把工地上的事情都管理的井井有條,每一個人都各司其責,岑佳華自然就不會傻乎乎地跑過去指手畫腳了。
他純粹就是想要感受一番山河變換的模樣,看著眼前的一切在逐步朝著自己設定的藍圖在變化,岑佳華心裡還真的有一種檢視領土的感覺。
在工地上的人們看到岑佳華悠哉悠哉地踱步過來,略略打過招呼之後又各忙各的去了。這些村民都清楚,岑佳華雖然是莊園的老闆,但是基本上是不管事。即便是出現在工地上,也最多是溜達了半個小時就走了,不會對工地上的建設有什麼意見的。
今天仍然是一個暖意融融的日子,往日肆虐在天上的太陽彷彿就是被蒙上了一層毛玻璃。看上並不是那麼地刺眼,就像是一個大火球一般懸掛在天邊。越發強勁的山風從湖面上吹過來,帶來了陣陣的水汽,讓水庫附近的空氣不是那麼的乾燥,反而是有了一種溫潤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