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恩的。榮祿看見康有為後,主動向康有為打起招呼:
“你是經天緯地的大才啊,請問對於時局有什麼好辦法嗎?”
康有為硬邦邦地回答道:“非變法不能救中國!”
榮祿說:“我也知道法應該變,但問題是,數百年所形成的法,豈能是說變就變得了的?”
康有為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殺幾個一二品的大員,則新法行矣。”
康有為的話讓榮祿打了一個冷戰,榮祿覺得脖子上倏地一下,掠過一陣寒風。
這一次光緒接見康有為長達兩個小時。見到光緒之後,康有為開門見山地說:“清國快要滅亡了。”光緒道:“這都是那些保守的傢伙造成的。”康有為說:“皇上要靠他們來革新,那是緣木求魚。”光緒問:“先生有什麼高見?”康有為便抓緊時間闡述自己的變法主張,他先是否定科舉,因為他們使整個國家沉湎於過時的知識中,對國外一團漆黑。然後,康有為正式闡述他的主張了,他從變革的必要性講起,一直說到變革到底應該怎樣變,變多少等問題。康有為滔滔不絕地闡述著。光緒耐心地聽著,由於康有為一口廣東話,光緒聽得有點艱難,但他還是耐著性子。一直過了很長時間,光緒才示意會談結束。
數天之後,光緒皇帝的旨意卻讓康有為很是失望。光緒在軍機處上報考慮給康有為六品的官職上批覆,康有為被任命為在總理事務衙門章京上行走。這是一個六品官。而康有為三年前就是一個六品官了。
康有為怎麼也想不明白光緒是怎麼想的。
感到氣餒的還有梁啟超。康有為沒有升官,預示著梁啟超更沒希望了。半個月之後,光緒帝也召見了梁啟超。召見後的結果,同樣也是給了梁啟超一個六品官:辦理譯書局事務。梁啟超一氣之下離開了京城,懶得去參與這樣的新政了。
第十二章 暴風驟雨(3)
就這樣,在維新變法中,出現了一種匪夷所思的現象:在變法的100天中,作為變法的推動者光緒皇帝,和變法骨幹康有為、梁啟超等,竟然只見過一次面。而譚嗣同等,都沒有見過光緒。真搞不清光緒到底在打什麼算盤,也許,憑光緒的直覺,他覺得康有為是一個難當大任之人?或許,光緒根本就沒有考慮該怎樣去扭轉乾坤,以為一切事易如反掌?於是,100天的變法中,就形成這樣一種局面,所有的主意都由光緒皇帝做主,而光緒皇帝明顯表現出經驗不足。在光緒的身邊,幾乎沒有人替他出謀劃策,也沒有分擔他的壓力和痛苦。而光緒皇帝又是一個有著明顯性格缺陷的人,時而獨斷專行,時而當斷不斷,弄得下面無所適從。一種幼稚的政治謀略和手腕,不僅推進不了變法和維新,同時,也激化了矛盾,引起了朝廷大臣的普遍不滿。
光緒皇帝召見康有為後不久,慈禧有一天召見了李鴻章,慈禧是在替光緒擔心,畢竟,最熟悉光緒的,就是慈禧了。閒談之際,慈禧問李鴻章那個叫康有為的人到底怎麼樣,李鴻章將康有為描繪成一個幼稚而浮躁的書生:“這個人是個書生,也如市井中喜歡爭強好勝打官司的人。”慈禧繼續著她的不解:“那麼,洋人為什麼支援他們呢?”李鴻章沒好氣地說:“那是洋人們不瞭解中國國情,把中國的知識分子都當成他們的知識分子了。等洋人們都瞭解中國的文人們都是些什麼角色之後,別說支援,就是躲避,怕也來不及了。”李鴻章這一番話是有潛臺詞的,也是有體會的。李鴻章是太熟悉中國舊式知識分子了,熟悉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能力,如果說中國女人之足是被裹腳布緊緊纏裹住的話,那麼,中國舊知識分子的靈魂就是被散發著酸腐氣息的八股文化所緊緊纏裹住的。中國的舊知識分子一直習慣於作繭自縛,缺乏創新求變的精神,千百年來,他們只會啃那幾個幹骨頭,只會清談,只會喊喊口號,對於外部世界的千變萬化一概不知,對事物的理解也一知半解,實際操作能力也非常弱。在李鴻章看來,康有為、梁啟超同樣是這樣的土壤中長成的。這樣的書生,只是空談和滿腔熱血,沒有政治謀略和經驗,也缺乏起碼的政治手腕和妥協精神。而依靠著他們進行改革,肯定是絕難成功的。
李鴻章對於變法的不看好,還在於他深深瞭解光緒這個人。只不過李鴻章對於皇上不好直接評價罷了。李鴻章深知,在帝制傳統的國度中,帝王本身的素質對於國家的前途太重要。甚至可以說,國家命脈,繫於一人之身。在這樣的體制中,最高權力才是撬動社會前行的唯一槓杆。被寄予厚望的光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迂腐而懦弱,意志薄弱,神經過敏,他的人品、才幹、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