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配給貴人,出路
都很好。
本文材料主要出自下列各書:
元史(宋濂等)
新元史(柯紹忞)
蒙古秘史(外蒙古策·達木丁蘇隆編譯,謝再善譯)
馮承鈞:成吉思汗傳
王國維:皇元聖武親征錄校注
馬可波羅行紀(馮承鈞譯註)
李思純:元史學
HenryH.Howorth:HistoryoftheMongols
JeremiahCurtin:TheMongols,ahistory
GabrieleMondel:TheLifeandTimesofGenghis
Khan
成吉思汗(蘇聯楊契維茨基著,邵循岱譯)
附錄二:
關於“全真教”
道教開始於漢代的“太平道”與“五斗米道”。先秦的道
家是哲學上的學派,到了漢代才成為宗教。六朝時有“幹君
道”(即太平道)、“天師道”(即五斗米道)、“皇家道”等。宋
金以後,煉養派分南宗、北宗;符籙科教派分為“龍虎”(即
合
天師道,又稱正一教)、門皂、茅山三宗。
道教煉養派注重修仙長生之術,所煉的丹分為外丹、內
丹。外丹是黃白朮,末流演變為點金術,成為化學的前身,中
外相同。內丹是煉氣,化為內功與內家拳術,以及醫學上針
灸、經脈與穴道的研究,末流演變為房中術。
道教末流所吹噓的本事,是世俗人生的理想,既能財富
無窮、長生不老、效能力特強,又能召仙降妖、招魂捉鬼,所
以掌握了世俗最高權力的帝王也大感興趣。北宋之末,徽宗
皇帝對道教尤其著迷,命道教的領導人冊封他為“教主道君
皇帝”。
金兵佔領中國北方後,北方百姓流離失所,慘受欺壓,陝
西、山東、河北一帶興起了三個新的道教教派,稱為“全真
教”、“大道教”、“太一教”,結納平民,隱然和異族的統治者
對抗,其中尤以全真教聲勢最盛。
全真教不尚符籙燒煉,而以苦己利人為宗,所以大得百
姓的尊敬。全真教屬於道教中的北宗。元朝虞集《道園學古
錄》一書中說:“昔者汴宋之將亡,而道士家之說,詭幻益盛,
乃有豪傑之士,佯狂玩世,志之所存,則求返其真而已,謂
之全真。士有識變亂之機者,往往從之,門戶頗寬弘,雜出
乎期間者不可勝紀。而澗飲穀食,耐辛苦寒暑,堅忍人之所
不能堪,力行人之所不能守,以自致於道,亦頗有所述於世。”
王重陽
全真教的教祖是王喆。(這“喆”字也有寫作三個“吉”
字重疊的,兩個字的聲音意義都和“哲”字相同。)關於他的
生平,終南山重陽宮有一大碑,上刻劉祖謙所撰的《重陽仙
跡記》,其中說:“師咸陽人,姓王氏,名喆,字知明,重陽
其號。美鬚髯,目長於口,形質魁偉,任氣好俠,少讀書,系
學籍,又隸名武選。天眷初,以財雄鄉里……後於南時村掘
地為隧,封高數尺,榜曰:‘活死人墓’。……大定丁亥夏,焚
其居,人爭赴救,師婆婆舞於火邊,且作歌以見意。詁旦東
邁,遙達寧海,首會馬鈺於怡老亭。馬亦儒流中豪傑者,與
其家人孫氏俱執弟子禮。又得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
處一、郝大通等七人,號馬曰丹陽、譚曰長真、劉曰長生、丘
曰長春、王曰玉陽、郝曰廣寧、孫曰清淨散人……苦其出神
入夢、擲傘投冠、騰凌滅沒之事,皆其權智,非師之本教,學
者期聞大道,無溺於方技可矣。”
金密國公金源鑄撰有《全真教祖碑》,其中說:“先生美
鬚髯,大目,身長六尺餘寸,氣豪言辯,以此得眾。家業豐
厚,以粟貸貧人……有譚玉者,患大風疾垂死,乞為弟子,先
生以滌面餘水賜之,盥竟,眉發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