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整個過程中,就盯著我的眼睛看。
在世界上,既見過蔣介石又見過毛澤東的人不少,能夠像尼克松用如此敏銳的目光把兩人加以深刻比較的,卻不多見。
尼克松這次訪問中國的成果,凝結於二月二十八日在上海和周恩來所簽署的中美聯合公
報,史稱《中美上海公報》。《中美上海公報》中的妙筆,是那位“智多星”基辛格博士想出的:美國政府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基辛格巧妙地抓住了毛澤東和蔣介石的共同點——即只有一箇中國,在公報中,寫上了這段既不得罪毛澤東又不得罪蔣介石,卻申明瞭美國政府的立場。
《中美上海公報》發表之後,臺灣又一次為之震動。臺灣人士稱:“《中美上海公報》之宣佈,實是一葉知秋的事,因為它暗示美國與中共的建交是遲早的事了。”
第十二部分:未完的棋毛澤東派章士釗赴港“重操舊業”
就在尼克松訪問中國之後,一九七三年五月中旬,一架漆著“中國民航”字樣的飛機降落在香港啟德機場,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架從北京飛來的客機,是出現在香港的第一架中國民航飛機。不過,飛機上所載不是普通的旅客,而是一位九十二歲的老人及其家人。這是他的專機,飛來香港,據說是探親。
顯而易見,這位長者來歷非凡,他當時的職務是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全國政協常委。不過,一位文史館的館長,帶著女兒、兒子、秘書、醫生、護士以及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