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官賞,終不敢當。”帝從之。拜代州刺史,甚有惠政。卒於齊州刺史。
弟頍,字景文。年數歲而江陵亡,同諸兄入關。少好遊俠,年二十,尚不知書,為其兄顒所責怒。於是感激,始讀《孝經》、《論語》,晝夜不倦,遂讀《左傳》、《禮》、《易》、《詩》、《書》,乃嘆曰:“書無不可讀者。”勤學累載,遂遍通《五經》,究其旨趣,大為儒者所稱。解綴文,善談話。年三十,周武帝引為露門學士,每有議決,多頍所為。性識甄明,精力不倦,好讀諸子,遍記異書,以博物稱。又曉兵法,益有從橫之志,每嘆不逢時,常以將相自許。
開皇五年,授著作佐郎,尋令於國子講授。會帝親臨釋奠。國子祭酒元善講《孝經》,頍與相論難,詞義鋒起,善往往見屈。帝大奇之,超授國子博士。後坐事解職,配防嶺南。
數載,授漢王諒府諮議參軍,王甚禮之。時諒見房陵及秦、蜀二王相次廢黜,潛有異志。頍陰勸諒繕甲兵。及文帝崩,諒遂舉兵反,多頍之計也。頍後數進奇策,諒不能用。楊素至蒿澤,將戰。頍謂其子曰:“氣候殊不佳,兵必敗。汝可隨從我。”既而兵敗,頍將歸突厥。至山中,徑路斷絕,知必不免。謂其子曰:“吾之計謀,不減楊素,但為言不見從,遂至於此。不能坐受禽執,以成豎子之名也。吾死後,汝慎勿過親故!”於是自殺,瘞之石窟中。其子數日不得食,遂過其故人,竟為所禽。楊素求頍屍得之,斬首,梟於太原。所撰《五經大義》三十卷,有集二十卷,並因兵亂,無復存焉。
楊慶,字伯悅,河間人也。祖玄、父剛,並以至孝知名。慶美容止,性辯慧。年十六,齊國子博士徐遵明見而異之。及長,頗涉書記。年二十五,郡察孝廉,以侍養不赴。母有疾,不解襟帶者七旬。及居母憂,哀毀骨立,負土成墳。齊文宣表其門閭,賜帛及綿粟各有差。隋文帝受禪,屢加褒賞,擢授儀同三司,板平陽太守。卒於家。
田翼,不知何許人也。養母以孝聞。其後母臥疾歲餘,翼親易燥溼,母食則食,母不食則不食。隋開皇中,母患暴痢。翼謂中毒藥,遂親嘗穢惡。母終,翼一慟而絕。妻亦不勝哀而死。鄉人厚共葬之。
紐因,字孝政,河東安邑人也。性至孝。周武成中,父母喪,廬於墓側,負土成墳。廬前生麻一株,高丈許,圍之合拱,枝葉鬱茂,冬夏恆青。有鳥棲上,因舉聲哭,鳥即悲鳴。時人異之。周武帝表其閭,擢授甘棠令。隋開皇初卒。
子士雄,少質直孝友。喪父,復廬於墓側,負土成墳。其庭前有一槐樹,先甚鬱茂,及士雄居喪,樹遂枯死。服闋還宅,死槐復榮。隋文帝聞之,嘆其父子至孝,下詔褒揚,號其居為累德里。
劉仕俊,彭城人也。性至孝。丁母喪,絕而復甦者數矣,勺飲不入口者七日。廬於墓側,負土成墳,列植松柏,虎狼馴擾,為之取食。隋文帝受禪,表其門閭。
翟普林,楚丘人也。事親以孝聞。州郡闢皆不就,躬耕色養。鄉閭謂為楚丘先生。後父母疾,親易澡溼,不解衣者七旬。大業初,父母俱終,哀毀殆將滅性。廬於墓側,負土成墳。盛冬不衣繒絮,唯著單縗而已。家有鳥犬,隨其在墓,若普林哀臨,犬亦悲號,見者嗟異。有二鵲巢其廬前柏樹,入廬馴狎,無所驚懼。司隸巡察,奏其孝感,擢授孝陽令。
華秋,汲郡臨河人也。幼喪父,事母以孝聞。家貧,傭賃為養。其母患疾,秋容貌毀悴,鬢須盡改。母終,遂絕櫛沐,發盡禿落。廬於墓側,負土成墳。有人慾助之者,秋輒拜而止之。隋大業初,調狐皮,郡縣大獵。有一兔,逐之,奔入秋廬中,匿秋膝下。獵人至廬所,異而免之。自爾,此兔常宿廬中,馴其左右。郡縣嘉其孝感,具以狀聞。降使勞問,而表其門閭。後群盜起,常往來廬之左右,鹹相誡曰:“勿犯孝子鄉。”賴秋全者甚眾。
徐孝肅,汲郡人也。宗族數十家,多以豪侈相尚,唯孝肅儉約。事親以孝聞。雖在幼小,宗黨間每有爭訟,皆至孝肅所平論,短者無不引咎而退。孝肅早孤,不識父。及長,問其母父狀,因畫工圖其形,構廟置之而定省焉,朔望享祭。養母至孝,數十年家人未見其忿恚色。母老疾,孝肅視易燥溼,憂悴數年,見者莫不悲悼。母終,孝肅茹蔬飲水,盛冬單縗,毀瘠骨立。祖父母、父母墓,皆負土成墳。廬於墓所四十餘載,被髮徒跣,遂以終身。
其弟德備終,子處默,又廬於墓側。弈世稱孝焉。
論曰:塞天地而橫四海者,唯孝而已矣。然則孝始愛敬之方,終極哀思之道,厥亦多緒,其心一焉。若上智稟自然之質,中庸有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