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早在19世紀末,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居全球首位,此後借兩次世界大戰奠定了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霸主地位。自二戰後到現在,美國經濟發生了數次經濟危機,也遭受到其他國家的競爭——首先遭受到來自西歐、日本等國經濟的競爭;其次是依東南亞新興工業體的競爭;現今是依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國家的競爭。在這種局面下,美國的影響力雖然被削弱,但經濟實力依然是世界最強。透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現在美國的GDP總量是中國的2。5倍左右,按照2010年美國三億八百多萬人口計算,人均GDP是中國的十倍。
通常來講,第一產業代表的是廣義的農業,第二產業代表的是廣義的工業,第三產業代表的是廣義的商業,三者在GDP中的比重,代表著一個國家實力的強弱。
農業
美國的農業生產產值2000年為873。6億美元,到2010年增長了約60%達到1396。6億美元。但是農業生產產值佔國內總產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趨勢,近十年來的平均數不足1%,而1990年農業產值佔國內總產值的比重在1。67%。按就業人口占全國總就業人口的比重,近18年來美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下降的,由1990年的2。71%,下降到2000年的1。7%和2008年的1。49%,在金融危機之後,2010年和2011年分別回升至1。58%和1。61%。'資料來源2012年美國《總統經濟報告》p367'這些資料的背後,是美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農民從每英畝種植玉米的田裡能夠收穫26蒲式耳的玉米(1蒲式耳玉米=56磅,約25。4公斤)。2001年到2005年間,玉米產量的平均水平大概為每英畝143蒲式耳。早期,每頭奶牛的牛奶產量的平均水平大約是3840磅,但是到了2006年,牛奶產量達到了每頭奶牛近20000磅。'美國產業結構p23'
農業生產率的大幅提升得益於現代資訊科技的使用和農業技術的創新。近年來,美國的農業裝置綜合採用了電力和資訊方面的先進技術,以便更好地監控生產過程和應用農業化肥。例如,全球定位系統使得農民能夠在監控大片農田的收成的同時,準確地進行相應的生產操作(比如施肥措施等)。商品化肥取代了動物肥料,殺蟲劑、除草劑和殺真菌劑被用於控制害蟲、雜草和疾病,化學肥料和化學藥品的使用,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力,便於適合開展大規模開展機械化操作。透過遺傳學改良,一種生物的基因(如抗病蟲害、高產等)被轉移到另一種生物上,這種轉基因作物在美國被廣泛應用於三種主要農作物領域:接近90%的大豆種植面積,65%的棉花種植面積和40%的玉米種植面積。此外還有其他諸如富含維生素A的大米,富含抗氧化劑的菜籽油等轉基因作物(美國產業結構p24)。在養殖方面,動物胚胎移植技術的使用,縮短了動物的妊娠時間,可以實現更高的產量。
現今創新已經成為美國農業生產力增長的基礎,但是這些技術主要由非營利部門的研究者進行的,比如:大學、政府研究所和基地,或者是原材料供應商——種子、化工品或者裝置公司。
除了有相應的保險用以規避氣候等方面造成意外的損失,美國政府還長期對農業提供大量的補貼,主要透過三種主要的補貼方式提供給農民:保護性補貼、特別緊急補貼和商品採購計劃。在過去的數十年間,這種補貼從70億美元(1996年)增長到243。4億美元(2005年)'資料來源:USDAEconomicResearchService,at。ers。usda。gov/briefing/farmpolicy'
得天獨厚的環境、政府的支援、產業的規模化和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促使美國長期以來成為世界上農產品最大生產國、出口國——美國生產的農產品中2/3是用於出口,佔據世界農產品出口的一半,農產品出口在美國整個出口產品中要佔16%左右。據FAO(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釋出的《2010年統計年鑑》顯示,2008年美國農業出口值為1182。81億美元,扣除824。42億美元進口農產品,獲得了358。38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對平衡美國國際收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較之下,我們中國第一產業佔據的比重從2000年的15%,下降到2010年的10%;同時期農業就業人口從3。6億下降到2。8億。總的來說,中國農業存在著規模小、機械化程度低、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