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裡很清淨。但是有一個清淨在就不對了,“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就是無明的根本。有一個清淨就會有一個不清淨的力量含藏在裡面,就有煩惱的力量在了,所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要“知見無見”,最後見到空,“斯即涅盤”,可以達到見的邊緣了。
知即無明本
從前有好幾位大法師就是看經典走禪宗的路線,後來就悟道了。所以學禪不一定是打坐參禪,不一定要打坐參公案、參話頭。宋朝溫州瑞鹿寺有一位遇安禪師,天天看佛經唸佛。他看到前面這一段,忽然心血來潮,把原來的句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改了標點,變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自己因而大徹大悟。後來他自稱“破楞嚴”,改了圈點破開來讀以後,自己忽然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知見立”,有知有見,有個清淨有個覺性,“知即無明本”,這一知,本身就是無明本,就是煩惱。“知見無”,一切皆空,理也空,念也空,空也空,“見斯即涅盤”,見到這個就是悟道了。這是他悟了道,自己楞嚴破句,就懂進去了。
現在我們說明了這個道理,說了半天,不要把話轉開了,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金剛經前面都提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中間也提過,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見,不能見如來。到這裡,忽然一轉,提出“見”,不提出相。相是相,茶杯是現象,毛巾是現象,書本也是現象,我也是現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