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頁)
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是美國政府在美元問題上長期奉行的這種無為政策,才促使歐洲各國政府下決心建立一種新型國際貨幣,以代替美元的角色,最終的結果是歐元的誕生。
美國經濟惡化,金融危機擴散,美元貶值成為一個誰都不能迴避的事實。作為一種國際結算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其幣值的穩定。不斷貶值的美元正在喪失這種功能。如果仍然用美元與石油價格掛鉤,無疑就意味著美國金融業造成的巨大損失透過石油的變相漲價讓全世界特別是石油輸出國為其埋單。石油價格與美元脫鉤,對美國來說是一種解脫,對其他國家來說則是隔離了金融危機的瘟神。
◆ 從信用膨脹到美元貶值
其實,威脅美元國際貨幣地位的既不是伊拉克的前總統薩達姆,也不是今天的伊朗。美元地位不穩,源自於美國政府長期以來不負責任的短期行為,源自於正在進行的美元貶值。
根據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一國貨幣貶值是因為該國的貨幣出現了過剩。可現在的美國,按照統計定義計算的貨幣並沒有體現出明顯的過剩。美國目前一年的全部商品與服務生產總值(GDP)為13�5萬億美元,而全部流通中的現鈔僅0�57萬億美元,槓桿係數高達20∶1。所以,美國政府認為美國仍存在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而又不至於導致美元急速貶值的空間。
近年來美元貶值,其主要根源在於美聯儲向市場注入了空前的流動性。從2001年開始,美聯儲實行歷史上最寬鬆的貨幣政策,多次降息,導致實際利率為負。
美元鈔票沒有過剩,不等於貨幣真得沒有過剩。差不多所有的金融衍生產品都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貨幣的性質,信用膨脹同樣也導致貨幣貶值。近年來美元信用擴張規模要遠大於貨幣擴張。典型的信用膨脹在房地產業,造就了次級貸款到次級債的泡沫,在商品期貨市場則造就了石油泡沫。
石油漲價就意味著美元貶值,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貨幣,美元過剩還意味著通貨膨脹在世界範圍內蔓延。正如同樣數量的水倒入水盆和瓶子中,水位上升的結果不同一樣,美元貶值並不意味著美國一定是通貨膨脹最嚴重的國家。
由於發達國家一時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點,當資金找不到更好的投資領域時,大宗商品是最好的避風港,大宗商品是為數不多的幾種投資工具,投入的資金越多,價格就越上漲。
投資者恐慌中迅速轉向原油和其他商品對沖通脹風險,疲軟的美元又使石油價格對持有其他幣種的投資者充滿誘惑,石油商等手頭持有大量美元的交易商自然不願意看著美元資產縮水,紛紛將部分美元兌換成歐元、日元等其他強勢貨幣。遭受巨大拋壓的美元匯率進一步走低。美元貶值,以美元計價的石油、黃金和其他商品變得更具吸引力,因此,美元越降油價越升,同時也引發其他商品價格的創紀錄攀升。
懸案之三 石油價格為什麼大起大落(9)
◆ 美國政府真的有能力操縱美元嗎?
自2007年8月以來,美聯儲重拾擴張性貨幣政策, 透過多次降息行動將聯邦基金利率從5�25% 大幅降至 2%,同時加大印鈔力度,加速了美元貶值。
按說,一國的貨幣就是由該國的中央銀行發行的,從理論上說,中央銀行能夠控制在該國流通的貨幣數量。可是,對於美國央行美聯儲來說,控制美元數量只是一種構想。
全世界流通的美元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在美國本土流通的美元,這部分美元美聯儲可以直接控制;其二是散佈在世界各地流通的境外美元。據美聯儲及相關學者的估計,目前境外美元的數量與美國國內流通的美元之比大約為3∶2。如此龐大的境外美元,美聯儲根本就沒法控制。
享有全球避稅天堂之稱的開曼群島,是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的一塊海外屬地,由大開曼、小開曼和開曼布拉克三個島嶼組成。目前在世界上是僅次於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的第五大金融中心。截至2008年6月,共有279家外國銀行在島上註冊,在島上註冊的公司有4萬多家。
資金的全球化使開曼群島更是成為金融機構趨之若鶩之地。美聯儲很難跟蹤資金流向,僅開曼群島就有1�9萬億美元,維京島等其他四個離岸金融中心放著1�5萬億美元。這樣龐大的資金卻在美聯儲的監管之外,隨時都可能惹出麻煩。
人們還記得被美國政府解救的長期資本公司,這家由頂級精英組成的對沖基金就是註冊在開曼群島,20世紀90年代市場最火爆時所持有的資產價值1�8萬億美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