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頁)
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的連鎖反應,使華爾街原來的投資銀行僅剩下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兩家。資金短缺嚴重困擾著僅存的這兩家投行,僅憑現有資金已難以支撐槓桿投資。危難時刻,日本銀行果斷出手。日本市值最大的銀行集團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團(MUFG)2008年9月22日表示,將收購摩根斯坦利20%的股份。
同日,日本市值最大的證券經紀公司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透過拍賣成功購得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旗下亞洲的股票、固定收益和投資銀行業務,其中還包括5000萬美元的商譽。到2008年9月底,日本在海外的收購金額已達到570億美元。
國內經濟的長期低迷和市場的侷限性早就難以滿足日本金融機構的胃口,進軍海外一直是日本公司戰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日本的公司握有六千多億美元現金,在日本這個經濟疲軟、老齡化的社會,唯一的出路就是海外投資。 txt小說上傳分享
懸案之四 通貨膨脹會捲土重來嗎(4)
美國的金融狀況壞到了家,很多瀕臨破產的投資銀行資產被人們視同垃圾。日本人接手這種爛攤子,去抄美國人的底,是天降良機,還是重蹈覆轍,雖然不能妄下結論,但有幾個不利因素必須注意:在全球經濟被籠罩在衰退陰影的前提下,美國金融業連遭重創,其自然恢復少說也要幾年光景,日本人不能一廂情願,光想美事。日本文化與美國文化的衝突早已盡人皆知,高盛、摩根斯坦利已經獲准轉型為商業銀行,如果美國金融業的遊戲規則變了,日本人能適應嗎?
巴西已經摸到了超級大國的門檻
大國崛起,在古代,靠的是地廣人多,所以中國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位子上保持了兩千年。工業革命後,辦工廠、開礦山、鑄大炮、造軍艦,靠的是資本,所以英國這個偏居一隅的島國一度成了殖民全球的日不落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誰能把衛星送上天,誰的手裡捏著原子彈,誰就能在地球上呼風喚雨,擁有這些技術的美國便成了超級大國。在不可再生資源日益趨於枯竭的今天,哪裡有資源,哪裡就是樂土。沒有資源,就談不上大國。新的大國崛起,富有資源是一個必要的前提。
很多中國人大概只能說得上來巴西是個足球國家,能一下子舉出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等星光閃亮的足球巨星,而關於巴西的其他情況,就不甚瞭解了。其實,巴西是個十分值得關注的國家。最近英國《金融時報》登載了專門研究南美問題的一篇評論認為:“不誇張地說,巴西已經摸到了超級大國的門檻。”現在只有美國才配稱作超級大國,這不會是英國人瞎忽悠吧。
2001年高盛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奧尼爾首次使用金磚四國(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說法。當時人們對把巴西列入感到可笑,奧尼爾更是幽默,他說加入巴西是為了使這個簡稱念起來更上口。而今,曾經嘲笑過巴西的那些人尷尬地說,我們應該從巴西應對通脹的經驗中學點兒東西。
◆ 有資源就有未來
巴西是拉美最大的經濟體,但卻創造了新興國家中通脹率最低的紀錄,是通脹率未超過政府目標的為數不多的國家之一。巴西前財政部長坦登西亞(Tendencias)說,巴西正經歷三十年來的最好時光。
巴西經濟已連續多年穩定。透過20世紀90年代開放的宏觀經濟政策,制定通脹目標,實行浮動匯率,巴西擁有了足夠的預算盈餘支付各種公共債務。在這種情況下,巴西政府加大了向貧困人群的轉移支付,由此窮人的生活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國際經濟形勢也對巴西十分有利。
巴西是世界上第四大汽車生產國,儘管原材料和半成品佔巴西出口收入的2/3,但巴西在採礦、能源和農業開發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糧食產量在過去的20年增長了一倍,而且還是生產生物燃料的主要國家之一。
巴西公司的國際競爭力非常高。國際上對巴西出口品需求增加,使巴西工資上漲,就業市場繁榮。巴西信貸政策寬鬆,刺激了需求,導致了住房和汽車方面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前內閣官員巴羅斯說,巴西產業結構出現了三個突變:第一,中國和印度的崛起改變了世界格局,直接對巴西有利,出現了對巴西原材料的強勁需求,如大豆、肉、鐵礦石。中國參與世界經濟迴圈,財富形成的流動性,降低了利率,鼓勵了金融投資者購買新興市場的資產,巴西則是最大的受益國。第二,盧拉·希爾瓦堅持用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控制通脹,改變了經營環境。企業雖然抱怨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