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散了國力。
如果放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會顯得更加迫切。中國是目前持有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外匯儲備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投資於美元或以美元計價的資產。目前來看,美國貨幣當局所奉行的是弱美元政策,其寬鬆的貨幣政策很可能導致未來美元匯率的貶值,中國外匯資產如何避免因此受損是非常棘手的問題,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是可供選擇的方案。
也有國際觀察家表示,“貨幣互換”使人民幣國際化這一難題有了名正言順的突破口,但那也不是長久之計,並不能因此對其戰略前景過於樂觀。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與中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都是周邊經濟體,協議的簽署更多是基於非常緊密的貿易往來和維護地區貨幣環境的穩定,如果僅僅因為貨幣互換的頻繁簽署就斷定人民幣國際化將突飛猛進,則未免過於樂觀。“貨幣互換”,不過是金融海嘯中的一個緩兵之策,是對美元獨大的一種分解之策,無助於一個強大國家長期戰略的國力提升。
貨幣的根源與作用,一是“流通”、更廣泛的流通。當流通用不完時,則有了下一道工序“儲備”。而“貨幣互換”幹什麼用?很可能就是一道無用的中間工序。首先,“貨幣互換”與雙方國家都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雙方國家最實用的首選是提供雙方本幣信貸和直接的借款;二是當一個國家財富聚集到現金用不完時,便自然有了“儲備”。儲備,是一個國家國力聚集到強大時的當然選擇。
三是“貨幣互換”與雙方國家的國民都無關緊要,而國富是需要全體國民來支撐的,一個與雙方所有國民都無好壞的“貨幣互換”,有什麼價值與意義?四是所謂的國際貨幣、走向國際,一定要讓貨幣在更大範圍的國與國之間流通,否則雙方國家都面臨著本國貨幣的“流動性”變窄。五是即便是G20國都來“人民幣互換”,人民幣也未必成為國際貨幣,人民幣國際化,還取決於中國能否讓其與美元、歐元一樣自由兌換。
解決人民幣“自由兌換”問題,才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首選課題。中國現在逐步富裕了,有了現金“進賬”,但中國必須解決“大自然”規則的“進”與“出”的根源問題。
2008年8月8日奧林匹克為歷史分水嶺的見證,人民幣開始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已經引起全球的注目。而現在是,中國主要是加強其貿易結算職能,也就是中國簽署多個“貨幣互換”協議,這是在中國強攻美元、歐元不下所選擇的短期權宜策略之一。不過,一種貨幣要想成為真實的國際貨幣,除了結算職能跨國界之外,至少還需具備財富儲藏職能和投資工具職能,前者要求人民幣匯率必須保持相對穩定和在國際範圍內被充分認可使用,後者要求人民幣具備完善的國際信用、廣泛的交易中心——“自由流通”全球的功能。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民幣要想實現上述兩種全球性功能,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程……真要100多個國家(注:聯合國到目前是197個成員國)一個一個去攻下“貨幣互換”?然後再把人民幣堆在那些國家的國庫裡,這就是人民幣國際化之路?人民幣國際化的首先之路,是人民幣像美元、歐元那樣完全自由化,否則即便是走向全球各國也是零!
。。
詭異的美元在海嘯中升值?
200多年以來,美元新近反其金融海嘯之道逆行而上。2008年,是世界鉅變的一年,美元、歐元、人民幣各得一份天下,打破了20世紀美元一統天下的格局。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在全球各國都在譴責美元不負責任、任意貶值的滔天浪潮中,最令世人格外詫異的是:最近,金融海嘯腹地美國的美元卻一路升值。
這簡直就像是投資人聽到火警警報轟轟作響……也許人們都還記得“9·11”當天美國人狂奔逃離現場那恐懼的一幕……2009年3月5日,美元指數站穩89點,與2008年底的低點漲幅相比,已達15%以上。在美國鉅額“雙赤字”形勢進一步惡化的大背景之下,美元卻為什麼急劇升值?近來,在全球“避險”主基調引導下,美元兌一攬子主要貨幣飆升到了三年高點,美元指數最高超過點,美元又一枝獨秀地格外堅挺,美元指數最近漲至三年來新高。
究竟是因為零利率美元逆勢而上?還是因美元另有強勢的其他理由?同日,歐元基準利率繼續降息到達有史記錄的最低,英鎊也進入零利率的時期,緊跟美元,日元的利率時代。然而,貨幣的使用者和它的工具者,比它的掌握者、決策制定者更需要韜略與實踐,現代的CEO們及全球使用美元的人們,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