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商業地產的門檻已經很高,如果國家繼續對商業地產進行調控,那麼註定小公司都會破產,大公司也是難以為計。若是採取再提高貸款門檻,以及在稅收上進行調整,那麼會使商業地產的空置率更高。
商業地產的定位應促進該區域的經濟發展,同時該區域的經濟發展反過來又會促進這個城市的定位,這是相輔相成的。重慶有一個地方叫磁器口。這個地名同北京的一個地名一樣。重慶的磁器口是一百多年前商家之地,碼頭非常繁華,古色古香一條街,相當於北京過去的前門大柵欄感覺。昔日的商家、幫會都在這裡活動,市面都是由幫會維持,有一套商業規矩,而且生意非常紅火。據說五、六年前,重慶政府準備拆掉這條街,但遭到很多專家和老百姓的反對。最後,重慶市政府經過研究把它儲存下來。這條商業街確實一片繁榮,家家戶戶生意做的很興旺。它告訴我們;商業定位和城市定位,千萬不能千市一面、千城一面,要有其特色,必須走自己的特色之路才能吸引廣大的商戶來這裡投資。
目前,中國太需要這樣帶有特色、充滿活力的城市或市場。這也說明,進行市場和城市定位時,不能簡單用政府行為限制它,或簡單改掉一些有生命力、有文化積澱的東西,只有這樣,我們的城市定位才會更加的準確,區域經濟才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正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商業地產也一樣。各地的民情、民風不同,不能單用一個行政命令去“一刀切”。商業地產的發展不能急,不能惱,要“和平演變”。
商界有個洗牌的過程,因為大小企業在國際化面前,都會接受一個嚴峻的考驗。考得過關,考不過關,出局於否,就看企業的綜合能力了。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市場面前也是人人平等。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五章 給自己留夠底牌,不要先期投入資金太多(6)
前期業態定位不反覆、不折騰是商業地產招商的重要原則。寧可前期多費時間與商戶溝通,多做調查研究,也要開業時“一炮打響”。“三起三落”的商場再重振旗鼓那是難上加難了。
不管出局與否、洗牌與否,商業地產都面臨著招商難、難招商的現象。招商成功60%、70%達到開業的要求之後,那就基本成功。招商不成功,所有的經營理念就會變得蒼白無力,所有的方案都是廢紙一堆。招不來商,大談國際最一流的理念都沒用,真本事就是在招商上。招商難、難招商,已成為商業地產發展的瓶頸。把目標瞄準在世界500強,國際一流品牌的同時,要兩條腿走路:一是對接國際品牌,二是對接浙江商人。因為浙江大商家和小商家都在抱團,把一大幫的浙江企業家、浙江商人串起來集約經商,達到規模效益。
就現狀而言,商業地產有四點新思維:
第一,做商業地產必須是高起點。高起點就是要將本土化與國際化接軌,具有國際化的眼光的同時要更符合中國的發展國情,但高起點並不就是國際化。我們國內現在的消費能力實在太強了,內需也太強了。有些人就知道要瞄準世界500強,開口閉口就是要世界500強的企業或商家,而忽視了國內市場的需求。比如有一個專案,我在07年春節前後,分別考察了兩次,老闆開口閉口就講,要將輻射能力達到1000平方公里,要把世界500強的品牌引進進來。平心而論,在中國的二、三線城市都要同世界500強接軌,都要求該地的市場達到幾千平方公里的輻射能力,這不符合中國目前的實際。
第二,做商業地產要低姿態。瞄準世界500強的同時,要從一平方公里做起。沒有一平方公里,那有一百、一千平方公里!做商業地產一定要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現在許多人往往用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的商業概念套用本地的商業,往往用北京西單、王府井的商業概念來套本地的商業。招商目標定位過高,忽視了本地的消費能力和本地的商戶,大大高估了所在城市的消費功能和商業輻射能力。有些三、四線城市都在開發大規模的商業地產,造成了定位難、招商難,一下子就難到底了。高起點,一定要有低姿態,要結合本土和區域經濟特色來做,就可能會做得更好。
第三,做商業地產要融集民間資金。按照浙江商人資金運作的手段都是八個罈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從沒聽說手頭有100個億都在運作同一個專案的。不妨借鑑浙江商人是如何運作資金、如何做商業地產的方法。浙江本土的三線城市,如;義烏、永康、台州經過十幾年的運作已發展成為有國際化影響的、有特*域經濟的城市。在這些地方,大多數民營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