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據宋慶齡在文章中所說,此時已聞名中外的孫中山在歐洲停留到1899年,“他訪問了有中國人在那裡生活和學習的一切歐洲中心城市——倫敦、巴黎、布魯塞爾、日內瓦、柏林。”極大多數人都把他看作英雄,對他歡呼,不少人加入革命。這些留學生來自中國各地而不只是孫中山過去唯一有過直接接觸的華南一帶。這樣,他就為在其他重要地區將來開展革命工作打下了基礎。例如華中的湖北省就是這樣的重要地區,因為它位於東西向的主要航道長江和南北向的鐵路幹線的交會處。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孫中山再次到了日本。在第一次廣州起義和倫敦蒙難之後,他在這裡也已成為名人。這時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已到了五位數字,比在西方的留學生多出許多倍。這為孫中山在知識分子中散播革命種子提供了新的沃土。在這些留學生中有清廷派來的軍校學生,他們是準備將來回去在編練的“新軍”中充當軍官的。
孫的不斷增高的名聲也為他贏得更多的日本朋友。有一些人熱烈敬佩中國革命,後來成為贊助中國革命的積極分子,如有才氣的、留著黑鬍子的宮崎寅藏(號白浪庵滔天)是一位知識分子、演員和民謠歌手;另一位山田良政,後來成為為中國革命犧牲的第一位外國烈士。他們都是原始的泛亞細亞主義的支持者。(泛亞主義後被歪曲成一種為日本帝國主義服務的主義。)他們渴望使整個亞洲從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要求已獲獨立並較為先進的日本和日本人民為全亞洲的自由作出貢獻。宮崎寅藏的思想發展軌跡在某些方面同孫中山相似,他在年輕時也曾是基督徒,在社會思想方面是受亨利·喬治影響的農業民主主義者。他欽佩一些西方的歷史人物(特別是克倫威爾、丹東和羅伯斯庇爾①),堅決反對西方帝國主義在亞洲橫行,也不贊成日本走帝國主義的路子和保持天皇制度,後一點可以從他崇拜西方的弒君者為英雄得到證明。但他確實深愛他自己國度的文化,他同日本文化的關係之密切遠勝於孫中山同中國文化的關係。孫中山把宮崎寅藏看作一個真正的同志,當1907年被驅逐出日本時,授予他“全權”,為革命武裝籌集資金和軍需供應。為了激起日本人對中國革命的興趣,他早在1902年就寫了一部歌頌性的孫中山傳記。②在黃興到日本小住時,他把這位以勇猛著稱的中國反清革命的第二號人物介紹給孫中山認識。
①奧利弗·克倫威爾(1599…1658),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代表人物,曾處死國王查理一世;喬治·雅克·丹東(1759…1794)和羅伯斯庇爾(1758…1794)都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代表人物,前者為山嶽派首領之一,後者為雅各賓派政府實際首腦,堅主處死國王路易十六。——譯者。
②這部原名《三十三年之夢》的傳記曾由章士釗節譯成中文,並改標書名為《孫逸仙》,用“黃中黃”的筆名發表。
把宮崎寅藏這一型別的日本人同孫中山聯絡在一起的共同事業之一,是對菲律賓獨立運動的支援。(美國在1898年取代西班牙成為統治菲律賓的殖民勢力,菲律賓爭取獨立的武裝鬥爭物件也從西班牙變成美國。)中國辛亥革命推翻清廷後,孫中山偕同宮崎寅藏一起到中國,共享勝利的喜悅。(宮崎寅藏也曾在中國參加過鬥爭。)他在1922年才52歲時使英年早逝,使孫中山極為悲傷。
曾主持孫中山宋慶齡婚禮的梅屋莊吉是另一位政治上的日本朋友。他同孫中山是在本世紀開始時結識的,那時他們共同幫助菲律賓人並共同為幾次中國革命黨人起事提供給養和軍火。梅屋比孫中山長壽,在30年代因反對日本侵略中國曾備遭迫害。
同孫中山關係密切的還有大井健太郎(1833—1922)。他是一個民粹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為窮人說話,因此曾被捕入獄,後來成為日本勞工運動的先驅。
秋山大輔是一位日本出版商。他深深為孫中山的勇氣、品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所感動,不惜把他的財產典押,得款資助中國革命同盟會。其他同孫中山同聲相應的日本人大多是在思想方面的匯合。
內田良平(1874—1937)曾同宮崎寅藏一起在1905年幫助孫中山建立同盟會,但他本質上是一個右翼的民族主義者(後來傾向軍部)。他認為孫中山是一個強有力的人物,最後可能會在中國掌權,所以必須使他對日本感恩戴德。如果孫中山不能取勝,那末日本既支援“在朝派”又支援“在野派”,使中國處於分裂狀態,對日本也還是有利。
著名的自由主義政治活動家犬養毅反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