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洩�鞝搜�嫌氤�室彩僑鞝恕U庠誒�飛媳曛咀帕α康娜找孀�疲�晌�雜誚裉斕難侵匏道詞羌��匾�惱�尉�率率怠!��願錈�惱�嗡枷胛渥傲說男碌難侵薇�浚�丫�玖⑵鵠從胛鞣降酃�饕迕娑悅孀髡健��
這不能不鼓舞了那些被壓迫的人民,從事爭取自己勝利的鬥爭,以期整個亞洲得到解放。”①
①《朝鮮人民的鬥爭在亞洲所起的作用》(1950年10月11日),《宋慶齡選集》,第244—249頁。
這些話表達了一個正在出現的、具有世界意義的事實,即:亞洲(佔有世界上一半人口)終於開始、並在一個不長的歷史時期內完成了非殖民化的程序。
這篇文章的發表是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前兩個星期。美國麥克阿瑟將軍把美軍推進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妄想“壓平”新中國,但終被志願軍擊退。(朝鮮的鬥爭以後在中美關係部分還會談到)
在前面已經引述過的在1952年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的開幕詞中,她強烈地把世界和平同非殖民化(特別是在亞洲)聯絡起來。(有一些西方代表團集中注意大國之間的緩和,想借此迴避殖民主義這個有刺激性的問題,而這種觀點並未受到歐洲社會主義國家代表團的反對。)
前面提到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1954年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緬甸時發表的中印、中緬會談聯合宣告中共同倡導的。她在1955年的一篇文章中論述了這一對國際關係的新貢獻。她說,五項原則“在全亞洲受到特別歡迎,”得到“具有各種不同目的和信仰的社會人物和組織的廣泛贊成”,“表達了亞洲一切國家人民的最珍視的願望”。
在這篇文章中,她還講到臺灣問題,嚴正表明:“決不能容忍對我們內政的干涉”,中國人民“決不接受使臺灣和臺灣海峽‘中文化’或‘置於監督下’的任何建議”,認為這都是“違反五項原則的”。①
①《五大原則》,載《人民日報》1955年3月25日。轉引自《宋慶齡年譜》,第217頁。“五項原則”是: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這五項原則在中國的外交及整個世界事務中都結出了豐碩成果。它是1955年“萬隆會議”(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亞非會議)上相互溝通的主要橋樑。這次會議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因為這是第一次亞非國家(有的已獨立、有的還處於半殖民地狀態)在沒有任何帝國主義宗主國參與的情況下聚會,共同商討有關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問題——關於這些問題的決定過去都是由帝國主義宗主國來作出的。後來,它又成為不結盟運動、以及整個第三世界所奉行的基本準則。最後又在中國倡導下使之不僅成為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的關係準則,也是社會制度相同的國家間的關係準則。
'對印度的情誼'
50年代初,宋慶齡對印度的感情再次開始表現出來。她出席了印度在新中國的第一批文化活動。1951年5月,她寄詞祝賀加爾各答和孟買兩地的印中友好協會成立,說這“是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它對於我們兩個強大國家,對於亞洲以及全世界,都能產生深遠的影響”,指出:應在古代就已樹立的兩國關係的基礎上,“把印度人民和中國人民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以求能夠打敗亞洲人民的任何一個敵人,並對世界和平的事業貢獻出全副的力量”。①
①《人民日報》,1951年5月19日。轉引自《宋慶齡年譜》,第181頁。
十年前,她同尼赫魯曾表示希望在兩國獲得自由後見面。這個願望在1954年實現了。10月19日,已成為印度總理的尼赫魯到達北京,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宋慶齡同周恩來到機場迎接。在毛澤東主席舉行國宴招待尼赫魯時,她陪同毛主席在門口迎候。她還邀請尼赫魯和他的女兒英迪拉到她家裡來共進午餐。
第二年,即1955年12月,她率領一箇中國高階代表團訪問印度。尼赫魯在歡迎詞中說:
“在過去的這些年裡,不論中國和世界受到什麼樣的風暴襲擊,她的信念從不動搖,她始終為和平呼籲。”據一位感覺敏銳的觀察者說,尼赫魯致詞時的“那種聲調是他在對歐洲來賓致歡迎詞時從未出現過的”。①
①詹姆斯·貝特蘭著《重訪中國》(英文)。
致答詞時,宋慶齡說,“我的印度朋友曾經兩次邀請我來貴國,然而英國當局兩次都拒絕發籤證給我。現在偉大的印度人民獲得了民族獨立,這才使得你們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