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團名單中還有愛因斯坦、尼赫魯等世界名人和高爾基(蘇聯)、巴比塞(法國)、羅曼·羅蘭(法國)和辛克萊(美國)等名作家。
這次旅行過去都認為是事實,但本書作者核查了當時出版的兩份布魯塞爾報紙,證明宋慶齡在1927年12月並沒有到那裡去。共產黨報紙《紅旗》和資產階級報紙《晚報》在12月13日出版的一期上都報道說,宋慶齡發來了一個電報,本人沒有出席。①她只是在精神上與會,因為大會討論到正處於反革命苦難中的中國時,總要提到她和她的英勇抗爭。
①《中國目前的形勢》,載《為新中國奮鬥),第20頁。
由此可見,她第一次認識尼赫魯也不是像有些書上寫的那樣,是在這次大會上。尼赫魯自己回憶,他在20年代曾見到“這位高雅的夫人。自從中國的革命之父逝世之後,她一直是中國革命的火焰和靈魂”,他只同她談了“短短的半小時”,但從此“一直抱著同她再見的願望,因為她是全世界的上乘人物”。在給他姐妹的信中,他也寫到了宋慶齡給他的印象如何深刻。①本書作者研究結果,弄明白了他們的相識不是在布魯塞爾,而是在莫斯科,也是在1927年。尼赫魯1938年給宋慶齡的一封信中寫道,“我有幸在莫斯科時同您短暫相見,已有11年多了,但從那時起我一直儲存著關於那次會見的生動而愉快的記憶。”②而在他的自傳中記錄著他“在(1927年)11月對莫斯科作短暫訪問,那是在慶祝蘇聯國慶10週年的時候”。③他們兩人一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