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4/4頁)
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暴動,南昌事變以後仍然主張聯絡張發奎,並反對沒收一切土地的政綱,開除其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資格。
11月30日,《中央通訊》第13期發表了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給張國燾的公開信,答覆張國燾11月8日的來信:
國燾同志這信中所提各點,本次擴大會議的決議案都可以答覆。至於國燾同志的錯誤之主要點,政治紀律議決案已經說得很明白,事實的經過是:——國際電報說:“如毫無勝利的機會,則可不舉行南昌暴動。”這無異乎是說:“除非毫無勝利機會,否則南昌暴動是應舉行的。”中央常委曾討論這一問題,大家認為即在漢口亦可見著必有勝利機會,故派國燾同志去前敵,以堅決前敵之發動,這是在漢口的事實。當時出席或參加常委的同志(維漢、太雷、秋白……)都證明的。國燾到前敵去,卻因為自己對於張發奎有妥協動搖傾向,而表示懷疑舉行暴動的言行,這是在前敵的同志(恩來、立三……)都證明的。事實是如此,國燾同志來信的主要意思,可以用這種事實答覆。
改換門庭(5)
張國燾在這場爭論中落得個灰頭灰腦的下場,他遷怒於在中央政治局負總責的瞿秋白,兩人的關係發展到水火不容的程度。
角逐總書記失敗,張國燾打算另起爐灶,組建*。陳獨秀不願意搭夥,感嘆“這個計劃實行起來很難”。在六大上,張國燾意氣用事,與瞿秋白展開喋喋不休的爭論,布哈林發出最後的警告:“就是你們這兩個大知識分子在吵架,再吵就把工人幹部提拔起來代替你們。”這對冤家都沒能進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略)
橫眉冷對,舌戰群儒。張國燾捲入中山大學的政治漩渦,單槍匹馬,與米夫、王明、博古等人對陣。他從心眼裡瞧不起這幫引經據典的留蘇派,但是,在最需要膽氣的時候,卻舉起了白旗。
1928年夏,共產國際決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