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頁)
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間透過書信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辯論。
張國燾的母親劉氏見他們父子筆戰愈演愈烈,自己又插不上嘴,想給兒子說門親事,羈絆他的*之心,把注意力轉移到家庭上來。劉氏自作主張,在上慄聘了一個世交的女兒作兒媳。聽說這事後,張國燾立即給家裡寫信表示反對,說:“那個成為我未婚妻的女子也許是很合適我的,但我根本不認識她,不想與之結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當時的婚姻規矩。張國燾抗命不從,使張覲光和劉氏在親友面前信譽掃地。
惱羞成怒的張覲光到北京勸說兒子。話不投機,又開啟了嘴仗,從婚事爭到舊風俗,從孔孟遺訓爭到舊道德,從敬辭用語爭到白話文,戰線越拉越開,肝火越爭越旺。
性急之下,張國燾脫口而出:“張覲光,你的思想太陳舊、迂腐了!”
按照禮儀,兒子不能當面叫父親的名字,要避諱。張國燾平時在宿舍裡與同學辯論時,都是直呼其名,習慣成自然。這次辯急了,忘記了這一點。
“張國燾,你這個逆子!”張覲光氣急敗壞,狠狠地扇了張國燾一巴掌。
張國燾捂著紅腫的臉,說:“不錯,我是一個逆子!我不僅忤逆不孝,我還要向舊社會宣戰,以後可能會麻煩纏身。你素來謹言慎行,樹葉掉下來怕打破頭,我願與你脫離父子關係,從今以後,你對我的所作所為可以不負任何連帶責任!”
張覲光踉蹌而回。張國燾說到做到,從1917年開始,基本上與家庭脫離了關係,過著天涯孤旅的生活。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五四健將(4)
蔡元培有一句話曾經被北大師生視為校訓:“大學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但是,當時喪權辱國的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校園內平靜的書桌已經系不住熱血沸騰的青年學子。
張國燾參加的第一次愛國運動是反日請願示威。
1918年5月,段祺瑞政府以對德參戰為由,與日本政府秘密訂立“共同防敵”的軍事協定。根據這個協定,日本軍隊可以在對德作戰的名義下,任意進入中國的領土、領海,佔用中國的各種設施,中國當局必須與日軍合作,提供一切方便條件,日本還有權支配中國軍隊。
訊息從日本傳到國內,愛國學生怒不可遏。5月21日,北京大學、高等師範、高等工業專門學校、法政專門學校等校學生和少數天津學生代表約2000人,前往新華門總統府請願。
這次請願類似康有為的“公車上書”,籠罩在溫和的氣氛中。大隊人馬來到總統府後,在新華門肅靜等候,派4個代表捧著請願書,恭恭敬敬地求見總統。總統派秘書出來接請願書,安撫了兩句話,然後全體學生收隊回校。
張國燾走在*隊伍裡,心裡不是滋味:“這算什麼?沒有人演說,沒有標語口號,市民不知道學生們在做什麼,這種請願有什麼結果?”他覺得示威*應該像平地捲起的一股風暴,要有氣勢,要有影響,要有結果。
這時,天津學生代表中一個叫郭隆真的女生委屈地大哭起來,引起了路人矚目。
回到校園,張國燾向請願活動的組織者提意見:“北京的學生死氣沉沉,類似冷血動物,愛國熱情不僅比不上留日學生,甚至還不如天津一箇中學女生的哭啼有影響。”
一些進步的學生認為,要引起社會的注意,就要改變一盤散沙的局面,提出組織團體、發行刊物。8月份,以北大學生為主的學生團體——學生救國會宣告成立。10月,學生救國會決定在北京成立“國民雜誌社”。該社的宗旨是:(一)增進國民人格;(二)灌輸國民常識;(三)研究學術;(四)提倡國貨。
參加這個雜誌社的有一百多人,多數是北大學生,如易克嶷、廖書倉、黃日葵、鄧中夏、許德珩、段錫朋等等,張國燾是其中最活躍的要角,擔任總務股幹事,負責向社員募集經費、編輯出版、組織發行等事務。
國民雜誌社是一個政治思想比較複雜的團體,重要成員之間對新文化運動的認識分歧較大,經常爆發爭論。少數的保守派,主張儲存國粹,反對白話文;佔半數的調和派,提倡救國,但主張新舊學說並行、東西文化並重;與調和派勢均力敵的激進派,主張革命救國,擁護新文化運動。
由於編輯業務,張國燾接觸到北大眾多的教授,包括對他思想產生重大影響的北大圖書館主任李大釗。
李大釗與陳獨秀是近代中國思想界並駕齊驅的一對“雙子星座”,當時在青年學生中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