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3/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原本是為了防止軍隊叛逃,但監軍來了之後,不僅叛逃問題沒有解決,將領反而對宦官的指手劃腳更加反感,即使不叛變,也導致軍隊戰鬥力嚴重下降;再比如,明初廢相,朱元璋是為了防止大臣專權,大權旁落,但結果卻造成了太監專權,而且專權得非常離譜,比大臣專權還要糟上一萬倍。
因此,現在的重大事故問責制,大有完善的必要。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問責制之憂(2)
首先,不僅應該有行政系統垂直的問責,更應該有同級人大的平行問責。在理論上,地方官員都是人大選舉出來的,理應由人大出面問責。只是目前人大制度還沒有真正起作用,更多地起一個儀式作用,事實上,只要人大制度被啟用,賦予這個制度憲法上應有的權力,人大代表切實負起責任來,這種問責就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由於人大代表是當地人,對當地的建設,包括安全建設的關切度要高得多,會鼓勵官員向這方面努力,而官員要想隱瞞事故,在當地人眾目睽睽之下,也要難得多,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因此,這種問責,可以有效地防止官員隱瞞,促使他們向加強安全方面努力。
其次,事故的行政問責,應該事實求是,把責任細化、科學化,該是誰就是誰,該負責多少,就懲罰多少,不能胡桃杏子一起數,只要出了事,就全體按倒。有些重大事故,死亡人數可能差不多,但性質完全不一樣,比如歌廳因為消防設施不達標,消防通道阻塞,失火導致大量人命傷亡,跟礦難同樣的人命傷亡,根本就不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有些行業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屬於高危行業,儘管可以透過加強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減少事故,但完全杜絕事故,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同樣是礦難,原因各有不同,失職失責者有之,屬於天災者亦有之。因此,事故的問責,應該有所區分,把責任算到細處,有多少算多少,不能粗枝大葉,籠而統之。更不能因為民意群情激憤,需要有人負責,就擴大處罰的尺度。這樣,才能做到讓受責者口服心服,真正達到遏制重大事故的效果。
其三,應該為媒體監督大開方便之門。現在的確出現過一些假媒體藉機敲詐,以及某些不良媒體藉機牟利的問題,但是,畢竟作偽的官員真正害怕的還是讓事件見光,如果媒體監督的渠道暢通,不僅官員的正向努力會得到鼓勵,不良媒體的行為也會受到遏制。媒體監督,實際上就是一種社會監督,這種監督,無論制度設計多麼嚴密,都是必須存在的。
自古以來的中國製度建設,都喜歡就事論事,因事設制,為了特定目的,眼前救急打補丁,不大注意這些補丁跟整體制度的協調。就問責制度而言,必然涉及中國現存的幹部制度,不對這個制度做整體性的修正,僅僅著眼於應急,最大的可能,往往會救了眼前而損害了其他部分。
18世紀末,英國人馬戛爾尼率使團來華,要跟中國建立平等經商關係,結果因為無論如何接受不了中國朝廷的三跪九叩之禮,灰頭土臉地回去了。
當年劉邦做亭長的時候,偷雞摸狗無所不為,做漢王的時候一邊洗腳一邊就見客了,但是,做了皇帝得有排場,排場離不開禮儀,馬上找人制禮,群臣上朝,打扮齊整,什麼時候趨,什麼時候立,什麼時候下跪,什麼時候叩首,井井有條,一步邁錯,帽子掉了,都要被拉下去治罪。劉邦得意地說,今日方知皇帝之貴。
排場,就是一種有形的精神享受。自秦漢以降,朝代可以變更,但儀式排場卻始終如一。但凡是個官兒,出行虎頭牌一對對排開,八抬大轎,鳴鑼開道,前呼後擁;皇帝出來就更了不得,滷薄儀仗加上護衛,得排上幾里地,連馬桶和虎子都得帶上。在家裡開會上朝,大宴群臣,品級山上,文武兩列,下來擺酒,邊跪拜邊飲酒,聲勢浩大,整齊劃一,講究的就是儀式場面。
為什麼儒家偏受獨尊?在很大程度上,因為只有儒家會講究禮儀,能給皇帝和百官設計出排場講究來。
沒有富貴的人們,也未必不喜歡排場,平時不講究,那是沒有條件。婚喪嫁娶,攢了一輩子的錢,一天的禮儀排場就都花出去了。一旦農民發了家,排場講得比從前的東家還厲害,太平天國幾個農民忽然做了天王東王什麼的,出門的儀仗,從城東門可以排到西門,講究細緻得大家都背不下來。即使沒錢搞排場的時候,站在邊上看皇帝或者官老爺抖威風,也未必都是滿心的怨恨,項羽當年說的是,彼可取而代之矣,劉邦則說,大丈夫當如此也。野心沒有這麼大的人,心中豔羨者,恐怕也不少,會覺得當官就得這樣。
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