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你覺得慈安太后會同意嗎?”
“她會。因為載湉只有四歲。她還可以繼續垂簾聽政很多年。”
“載湉如果當了皇帝,醇親王豈不是會成閒王?他會同意嗎?再立一個兒皇帝,清流大臣們和洋人那邊不會善罷甘休。”
“所以我估計冊立新君這事,兩宮太后會獨斷,不會和醇親王商量,會突然宣佈,讓他措手不及。而且,兩宮太后不會聽取清流大臣和洋人的意見,畢竟這事大清國的內政。你可以把我的判斷去告知中堂大人,這樣他也好早作準備。”
袁保恆一聽,宋驍飛分析得很有道理,便跑去李府,將宋驍飛的話跟李鴻章彙報了一番,李鴻章一聽大為讚賞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賢侄孺子可教,現在終於不再紙上談兵。”
果然,慈禧太后提拔榮祿兼任步軍統領,也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京城衛戍區司令,牢牢控制了京城。她還做通了慈安太后的思想工作,加上李鴻章表態支援她,心裡有了底氣,同治皇帝一駕崩,慈禧太后馬上召集各王公大臣宣佈:“文宗無次子,今遭此變,若承嗣年長者,實不願;需幼者乃可教育。現在一語即定,永無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聽。”
“敬聽”是客氣的說法,意思是“你們聽著”:把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過繼給咸豐皇帝,再繼承皇帝位。
醇親王奕譞聽到這個訊息,都驚呆了,我兒子繼承皇位這麼大的事情,兩宮太后竟然都不跟我商量一下,於是在大殿上嚎啕大哭;哭得昏了過去,可見這實在不是一件好事。《清史稿。奕譞傳》中是這麼說的:“忽蒙懿旨下降,擇定嗣皇帝,倉猝昏迷,罔知所措。”
恭親王也措手不及,兩宮太后也沒跟他商量,他只得點頭同意,畢竟,將成為閒王的是醇親王奕譞,而不是他。
可憐的載湉,小傢伙時年四歲,在睡夢中被人叫醒,套上龍袍,一路哭喊著要“媽媽”,還是被太監用轎子抬進了宮中。
1875年正月二十,載湉登基,年號光緒。醇親王奕譞立即上奏兩宮太后,請辭一切本兼各職,到河北昌瑞給同治皇帝修陵去了,同治皇帝的陵墓歷時三年零一個月完成,耗銀四百多萬兩,可買七艘軍艦,可見當時大清國還是相當有錢的,國富民窮而已。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光緒皇帝即位以後,清廷的政治權力格局發生大變化:四號人物醇親王成了閒王,神機營由榮祿代管;為了抑制恭親王的勢力,慈禧太后把有功的李鴻章地位進一步提升,除了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等,還授予李鴻章首輔的地位,恭親王繼續主管總理衙門和軍機處。
宋驍飛的人生也翻開了新的一頁,因為幫李鴻章準確預測光緒皇帝繼位,李鴻章對他刮目相看,邀他當私人幕僚。李鴻章再次會見宋驍飛時,又叮囑他記住那句話:“我年輕時,也自以為寫寫文章,振臂一呼,就可以提升民心士氣,改變世界。現在我入仕三十年,明白一個道理,這世界哪都有規矩,懂規矩的人方能成事。”
宋驍飛一聽,想起了同治皇帝的悲劇,點點頭說:“謹遵中堂大人教誨,想改變世界,須先適應它。”
第一章 中日第一戰
1874年4月16日,臺灣海峽風高浪急,一艘五十餘米長的白帆木質商船,在風浪中搖搖晃晃,朝臺南的屏東開去。這艘商船的旁邊,也是一艘木質商船,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站在船頭,目光堅定地遙望前方,海風如刀割在他的臉上,吹起了他身上和服的衣角。這兩艘商船上,還有全副武裝的3000名日本下級武士,他們名義上是去為1871年被臺灣原住民殺死的54名琉球島民報仇,實際上是想到臺灣建立殖民地。於是,中日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戰爭一觸即發。
事情的起源,是1871年琉球國去中國上繳年貢的船隊在歸途中遇到強颱風,漂流至臺灣東南部,因語言障礙,產生誤會,船上69人中54個被臺灣原住民殺害。琉球和臺灣當時都是中國的地盤,原住民之間產生流血衝突再正常不過,而且琉球船隊分明是去中國繳年貢,說明琉球承認中國是宗主國。日本人不知道哪根神經錯亂了,跳出來喊:“殺琉球人就是殺日本人”,西鄉從道帶3000人氣勢洶洶地前去攻打臺灣。
西鄉從道,日本狂熱的好戰分子,是號稱“日本最後的武士”西鄉隆盛之弟;此次去打臺灣,並沒有得到日本政府的許可,可以說他這三千人算標準的倭寇。西鄉從道和他哥哥西鄉隆盛的想法一樣,認為日本這樣的小國,要發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