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劍飛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定的商業利益。但與伊藤洋華堂合作,必然是要掛上別人公司的旗號,那麼八佰伴談何發展?只能成為大公司的附庸,甚至連“八佰伴”的品牌也會喪失!
和田一夫十分佩服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1957年索尼公司剛剛推出袖珍半導體收音機不久,美國一家大電器製售商提出:索尼的收音機打上他們公司的著名品牌銷售,確保索尼獲得可觀的利潤。盛田昭夫斷然拒絕,克服重重困難在美國市場推銷。如不這樣,就沒有索尼輝煌的今天。
伊藤洋華堂收購兼併了當地一間大百貨公司“富士屋”。富士屋經營不善,難以維持,富士屋的資產折算打入合營公司充股,老闆以為這是困境中的最好辦法。“富士之伊藤洋華堂”立即投入裝修改造,厲兵秣馬,欲將八佰伴扼殺於襁褓之中。
形勢異常嚴峻,八佰伴未能吃伊藤洋華堂的“敬酒”,對方必然要“罰酒”。和田一夫一面下令調集貨源,提高服務質量;一面派員千方百計刺探對手的情報,尋找化解克敵的招術。
契機終於出現了。
一張從印刷廠“流出”的伊藤洋華堂廣告傳單的清樣,擺到八佰伴社長的辦公桌前。原來伊藤洋華堂的絕招也是“廉價銷售”,上面密密麻麻印有主要貨品的售價。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和田一夫想起中國的一則歷史掌故,臉上露出笑顏:你價廉我比你更價廉,有對方的售價做依據,我怎麼也要勝你一籌!
和田一夫趕印了10萬張廣告傳單,搶先在伊藤洋華堂的客流範圍內全面派發。這樣,兩天之內,市民手中就有兩份廣告傳單可作比較。
八佰伴更搶在伊藤洋華堂開張的前一天,隆重推出“廉價大售賣”活動。並標明:“廉價惠至顧客,是八佰伴一貫的原則。”
八佰伴的生意轉旺,反觀之,名聲顯赫的伊藤洋華堂開幕這天,除業主造出的浩大聲勢,顧客多是做看客,而較少購物。
曾有人預測:伊藤洋華堂開張之日,就是八佰伴歇業之時。和田一夫打破了伊藤洋華堂不可戰勝的神話,八佰伴從此在富士山市站住腳。
伊藤洋華堂的品牌信用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也不可能因暫時的受挫而喪失。伊藤洋華堂沒有與八佰伴打價格戰,而是調整貨品,朝服裝及居室用品方面發展。
和田一夫深知若曠日持久打價格戰,八佰伴絕不是財力雄厚的伊藤洋華堂的對手,和田一夫也作出重大調整,以經營食品及廚房用品為特色。這樣,兩家各得其所,都擁有相對穩定的顧客群。
與伊藤洋華堂這一役,促使和田一夫更清晰意識到了在日本實施“全國路線”的困難性,八佰伴將會遇到更多的像伊藤洋華堂那樣強大的對手。這堅定了他向海外擴充套件的信念。
八佰伴的海外發展始於60年代末。
第七章 海外突圍 山重水複闢蹊徑
6O年代中期,日本百貨業大分化、大改組、大兼併。許多像八佰伴這樣規模的公司遭到兼併的厄運。八佰伴堅持走獨立發展的道路,業績不俗,但仍有遭外強吞噬之虞。和田一夫經過反覆權衡,決定提前走海外發展的路子,飛赴遙遠的巴西聖保羅市作市場考察。
60年代中期起,由於超級市場引發零售業經營觀念、管理方式的巨大嬗變,零售業進人了一個全面改革的時代。
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百貨超市零售業出現大分化、大改組、大兼併、大聯合。有的欲稱霸全國,有的欲在地方上稱雄。
走全國路線風頭最勁,最後大獲成功的以伊藤洋華堂、大榮、西友等為代表。
伊藤洋華堂前章已涉及。西友的前身是西武百貨集團,西武百貨是大財閥堤康次郎家族的數間大公司之一,社長是堤康次郎元配的兒子堤清二。由於堤清二讀大學時曾參加了共產黨,被身為財閥的父親所嫌棄。父親立遺囑將二太太所生的堤義明列為財產繼承人。堤義明由此成為八九十年代的世界首富。堤清二與異母弟弟堤義明不和,於1956年從西武百貨分出一間店,由自己獨佔股份,另起店名“西友”。同時又控制西武百貨管理權不放。分裂的當年,西友與東京興業合併。1963年曾改名“西興”。西友的社址在東京都豐島區,勢力範圍在以東京為中心的關東地區,60年代中期向全國擴張。70年代兩次收購行動,使得西友的實力大增,1973年兼併了較大型的馬依馬特公司,1974年又兼併了8家關連公司。1971年,西友和西武的年營業額均達130O億日元,約為八佰伴同期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