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賭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錄取是必然的。總裁是中國科技大學畢業的,既然我與他們的校長和老師齊名,他如果不錄用我就有嫉能妒賢之嫌;副總裁暗暗得意,心裡想,看,我們安徽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遺憾的是老闆楊東昇本人不在,總裁只給我按了箇中層位置,使我懷疑他確實有點嫉能妒賢。
在整個面試的過程中,其實我並沒有說假話,可以說句句是真話,但並不是一般的真話,而是有選擇的真話,有選擇的真話其實就是一種假話,說白了,就是忽悠,高階忽悠。
第二十二章 板總有過人之處(1)
楊東昇是長春人,老三屆知青,生產隊長。雖然算不上官,但作為下鄉知青能在生產隊當上隊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得身體好,幹活捨得出力氣,而且還要能說會道,辦事比較公道,服眾才行。
楊東昇後來什麼時候回城以及回城以後做什麼我不知道,嚴格地說順達公司的員工都不知道,公司員工如果知道我就會知道。但他是怎樣起家的我們都知道,而且一直為公司員工所稱道。事實上,當我瞭解這些情況時,我就萌發了要把這一切寫出來的強烈願望,只是當時有別的事情要做,當時我還不具備埋頭寫作的心理條件,所以才未能如願。
改革開放初期,楊東昇的母親藍老太太就在長春一個叫二道河子的地方開起了裁縫店。藍老太太與一般人做法不一樣,她一下子招了很多徒弟,徒弟不拿工資,管吃管住,包教包會。藍老太太的主要任務一是帶徒弟,二是接活,幾年下來,不聲不響地賺了錢,到1988年楊東昇闖海南時,有人說他帶了13萬,也有人說他帶了8萬,不管多少,據說這些錢大部分都是藍老太太開裁縫店賺來的。
楊東昇好像沒有打工的經歷,到了海南後就抱定自己要做生意。第一單賺錢的生意是與農民合作建房。大約是他獨到的眼光,或者得益與他當過生產隊長從而對中國農民骨子裡的深刻了解,使他第一筆生意就賺了大錢。他看準的地方叫鹽壩村,也就是現在的濱海新村。與農民談妥的條件是:楊東昇掏錢幫農民建樓,換取樓房的六年使用權。鹽壩村顧名思義,就是過去曬鹽的地方,到了1988年,鹽肯定是曬不成了,而且曬過鹽的地方也沒法種地,現在有“傻瓜”自願掏錢來幫助他們蓋樓房,建好之後樓歸農民,掏錢的人只是住幾年,反正那地閒著也是閒著,這樣的好事哪裡找?由於是農民自己建房,並且是村子裡每家每戶都建,在當時自然是不用辦理任何手續,就是現在也只能是當作“歷史遺留問題”來處理,假如當時真遇到了麻煩,也由他們當地人自己搞定,不關楊東昇什麼事,所以建房速度極快,成本極低。由於正趕上海南建省辦大特區,全國各地的企事業單位紛紛來海南辦公司,辦公司就要註冊登記,註冊登記就要有具體的辦公地點,那時候的海口根本沒有高樓大廈,楊東昇幫農民建的濱海新村就成了搶手貨,往往是房子還沒建好,樓已被訂租一空。楊東昇並沒有趁機抬高價格,而是要求租房單位一律預付半年房租,這個看似合理的條件為楊東昇帶來了滾滾財源,他就用這半年的預付租金滾動開發,使一棟棟四層五層六層的農民樓房變戲法一樣拔地而起,6年的房租給了他滿滿一桶金加上一張大大的網,使他在海南站穩腳跟,找到了起點。
楊東昇的成功起了個很好的師楊作用,於是人們一窩蜂地搞起了房地產開發。這時候,楊東昇將注意力放到了計程車上。他在全國第一個搞起了“包車制”。司機只要交四萬塊錢就可以把車開走,自己去經營,另外每個月再交給公司3600元承包費,多餘的全歸司機自己,三年後車子歸司機個人,司機實際上就是個體承包人。這種操作方式能充分調動司機的積極性和工作主動性,司機們自覺地愛車如命,並能顯著地改善計程車的服務質量,這種做法後來在全國得到推廣。中國改革開放這20多年特別是頭10年的實踐證明,誰趕上第一批誰發大財,比如第一批買股票的,第一批搞承包的,第一批倒批文的,第一批跑運輸的等等。有人說那10年經濟是政策經濟,誰趕政策趕得快誰發財,我認為其實是國家政策趕人,總是一部分人先這麼做了,國家再去明確表示支援,然後其他人再一哄而上,比如農村的大包乾,就是安徽鳳陽小岡村農民已經幹了一年多之後才得到國家政策支援的。事實上,沒有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政府任老百姓自己去搞,搞好了,國家下檔案公開支援,搞壞了,你自己就會收手不幹,搞得出格了,政府下令制止,但一般不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這樣的政策難道不比美國還寬鬆嗎?國家當時確實是摸著石頭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