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3/4頁)
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58師殘部合編而成,由俞濟時統領。抗戰爆發之後,俞濟時率部由漢口趕往上海,投入上海防線施相公廟的激戰。隨後俞濟時在戰地晉升第74軍軍長,起先指揮他自己的58師、王耀武的51師與一個來自湘西的獨34旅。
後來撥入的第57師則是由早年山東的一支地方部隊改編而來的雜牌軍,原先駐防咸陽,淞滬會戰中經連雲港趕往吳淞口參戰,並在戰地擴編成第69軍,軍長阮肇昌即為原第57師師長。由於傷亡慘重,戰績也不突出,且系雜牌,該軍戰後即遭裁撤。第57師幾經周折,在一年後撥編到了74軍,也是雜牌變嫡系的一例。
追根尋源,在這三個師中,張靈甫所在的王耀武第51師算是得之於中央軍的正宗血脈。
74軍的三個師雖然來自不同的軍系,在戰鬥力和裝備上均具相當的水準。1935年,國民黨軍對師級部隊進行了整編,全國約兩百個各師級單位前後共整編了三十個,被整編的部隊在人員、武器裝備上得到了調整與充實,而這三個師也先後位忝其中。以軍官素質而言,這三個師也相對較高。第51師與58師的軍官大半出身中央各軍事院校,57師早期的師長阮肇昌本身則是軍中著名的軍事教育專家,四十年代擔任過陸軍大學教育長,他麾下的軍官水準也不差。作為74軍的首任軍長,俞濟時資歷和戰功在中央軍中算是壓得住陣腳,他曾經以師長身份參加過一二八、淞滬戰役,在與紅軍作戰中也有過實戰歷練,而他又是蔣介石的浙江奉化同鄉,很早就被蔣視為心腹。雖然一般認為俞濟時自視天之驕子,在先前浙江任上態度跋扈,但在統率手下出自其他派系的部隊時,他還能夠做得不甚偏頗。王耀武早在補充旅年代就把俞濟時視為上司,兩人一直保持著密切關係。有了這層淵源,這個新建的74軍很快就形成凝聚力,為最後博得國民黨“御林軍”的榮耀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
未來的“御林軍”軍長張靈甫,此時還名不見經傳,初到上海郊外嘉定戰場,這位51師的上校高參忙著在師部協助師長王耀武出謀劃策,協調各部的行動。
第9集團軍司令官張治中命王耀武向羅店推進,準備接收羅店至施相公廟一線原由第18軍11師守衛的防線。51師的官兵們摩拳擦掌,蓄勢待發。
增援的日軍自8月23日起在上海部分長江岸線陸續登陸,其中日軍第11師團以一部兵力向寶山、瀏河兩個方面警戒,主力直撲羅店,並於當日午後佔領了羅店。
羅店鎮位於淞滬側背,滬太公路中段,是江蘇與上海之間的交通樞紐。羅店如落入敵手,中國軍隊與後方聯絡的陸上主要交通線將癱瘓。中日兩方的統帥部都十分明白,羅店在淞滬戰場的位置至關重要。
雙方軍隊在羅店必要拼死相爭!
在寶山和羅店擔任反登陸作戰的主力軍,是陳誠指揮的第15集團軍和第18軍所屬各部。他們從8月24日起向日軍發起反攻,一度奪回羅店,但在日軍反撲後又告失守,此後雙方你來我往,羅店數度易手,血流成河,被稱作淞滬戰場上的“血肉磨坊”。
8月29日,當51師的先頭部隊306團趕到羅店附近的時候,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血腥相持的局面。
306團的團長叫邱維達,也是黃埔四期生。邱維達佈置完陣地,決定先對羅店的日軍進行一次試探性夜襲。該團第3營在營長鬍豪的指揮下,乘著夜色成功地在日軍防線上撕開一道二百多米寬的缺口,不過第3營淺嘗輒止,隨即迅速按計劃撤退誘敵。大膽妄為的日軍果然中計,他們以為第3營不堪一擊,在潰散逃竄中,於是尾隨而出展開追擊。在後面預設埋伏的邱維達馬上組織全團火力,對出擊的日軍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一仗下來,三百餘名日本兵橫屍陣前,中隊長秀吉三郎斃命;聯隊長竹田也在伏擊中負傷,日軍的五輛戰車在進攻中被擊毀成了一堆廢鐵。51師主力順利進佔羅店、顧家宅戰線。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節苦戰淞滬(4)
第二天,上海的《申報》與《大公報》都興奮地報導了這支剛剛到達上海的部隊夜襲日軍獲得勝利的喜訊,還配發了師長王耀武的照片。51師在淞滬戰場的羅店一戰成名,極大地鼓舞了戰地計程車氣。
本師在上海首戰告捷,張靈甫也為之歡欣振奮,翻閱著手中報捷的報紙,他的內心也有一絲遺憾。離開陝西奔赴淞滬前線之前,張靈甫在致哥哥張秀甫的家書中寫道:“此次對日之戰,為國家民族爭生存,兵兇戰危,生死難卜。家人當認我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