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頁)
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廚。先生脫俗之人,又怎可為小女子壞了君子之道?”
呂無靨道:“子曰‘肉食者鄙’,又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可見聖人說話也經常自相矛盾。所以說不可為君子之道放棄了肉食,更不可為君子之道放棄了執掌庖廚的樂趣。天性自然,率性而為,此乃‘任俠’之道。根據聖人說的,‘俠者,國之大者’。可見‘俠’是君子之道,則執掌庖廚既屬‘任俠’之道,當然也就是君子之道了。”
蘇度情嫣然一笑,她以聖人之言跟呂無靨開玩笑,呂無靨也以聖人之言還彼之身,頭腦之快捷,思辨之機敏,邏輯之嚴密,令人好生佩服。
說話間,那巨人已經在桌上擺好了各式器皿羹匙杯盅。
呂無靨說道:“不必拘禮,請。”
不一刻,第一道菜盛在銀盤裡端了上來。
呂無靨道:“東坡先生有詩云:”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第一道菜,其中就有長江河豚。“
蘇度情定睛看去,只見銀盤上,油油的一片碧綠上託著一條黑圓黑圓的江魚,想必就是河豚了,旁邊卻有兩尾長不及指掌,寬不盈寸的極小的魚。其中一尾殷紅,有六隻小爪,相貌奇特;另一尾好像鯉魚,然而卻肋生雙翼。她不禁遲疑了,猶豫著不敢下箸。
呂無靨笑道:“河豚雖然鮮美,長江中所見多是,而旁邊這兩尾魚極其罕見,小姐雖然見識廣博,也不一定識得。”
蘇度情道:“不錯,度情從未見過這兩尾奇魚。”
呂無靨道:“呂家同宗先人呂不韋,曾經在古秦國封侯拜相,其傳世名著《呂氏春秋。本味篇》中討論過人世間味道最美的魚,其中就列舉出了長江河豚;此外還有產於東海的一種奇魚,名字叫作朱鱉,有六隻小足,口中吞吐碧珠百顆;西極天河水有一種名曰鰩的魚,其狀好像鯉魚,身上有翼,常從西海夜飛,遊於東海。我遊歷世界,追求各種美味,機緣巧合中也曾捕獲到這兩種奇魚,今天小姐駕臨,敝帚不敢自珍,膾於一爝,精工烹製,以饗佳客。”
頓一頓,又說道:“小姐猶豫不肯下箸,必是擔心這河豚的毒性了。不錯,河豚是天下至味,又是絕世奇毒,古人總將其喻為美人,說是紅顏禍水。意思是說美人至美,卻傾覆家國,恰似河豚之毒一般。以韭葉襯河豚,意喻美人生於柴扉,皓臂天足,布衣荊釵,天姿國色。產於極東的朱鱉和產於西極的極鰩意喻江海社稷。這一道菜的名字就叫做‘長恨’。”
蘇度情道:“先生妙論美食,度情拜服。可是卻不知這一味絕美與奇毒怎麼下嚥?”
呂無靨道:“河豚之毒,全在肝臟、眼睛、陰腺與血水之中,其肉無毒。俗人烹飪河豚的大宗匠,總是以刀具剝去其毒,然後泡於烈酒中,儘可滌去餘毒,那不過為了讓食客放心罷了。真正品味河豚是一定要留下那麼一點點毒質,要留得恰到好處,既不會傷人,又能更添風味,小姐儘管放心,吃這河豚絕對安全。我以性命作保,先‘下箸’為敬。”
呂無靨用白玉筷子挾起一塊魚肉吃了,微笑道:“怎麼樣?”
蘇度情猶豫了一下,終於挾了一塊來吃了。只覺入口鮮美異常,綿軟無限,下嚥時口腔內餘味無窮,緊接著一條熱線直通肚腹,所經過之處,奇香縈繞,蕩氣迴腸。
蘇度情不由得屏住呼吸,半晌才回過味來,怔怔地看著呂無靨說不出話。
呂無靨笑道:“如何?”
蘇度情嘆了一口氣,道:“果然不愧是天下至味。河豚、朱鱉、極鰩之鮮美是造化神奇,先生之廚藝精妙,那是人世間的鬼斧神工。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呂無靨搖頭道:“前無古人也許不錯,後無來者卻不好說。廚藝之道,跟世界上所有的技藝一樣,都不像哲學和思想一樣可以流傳後世。後人評價技藝高超的工匠手藝者時候,只能用文字來形容,大多失實、扭曲、誇張。而其技藝精粹是無論如何無法透過文字表現出來。名匠們恍如流星一樣隕落了。所以這麼一說,以前不一定沒有人廚藝比我好,以後未必有人比我差。”
蘇度情微笑道:“先生過謙了。”筷子忍不住又伸了出去。
說話間,巨人又用銀盤上了菜來。蘇度情定睛看去,卻是一道極其尋常的藥膳八珍。
蘇度情道:“秋風起兮,天將大寒,及時進補,未嘗不是一件佳事。”
呂無靨道:“我遍覽古籍,尋訪天下絕頂的美味,這一道藥膳八珍,所用材料和尋常材料大大不同。所謂八珍,是猩唇、獾炙、角燕之翠、述蕩之腕、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