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酒對情人。
林塘花月下,別似一家春。
——王勃《山扉夜坐》
唐朝的春天,文藝的春天,說來就來了。王勃和他的朋友們,站在高高的山岡上,放聲歡呼,縱情歌唱。在一次送別友人之時,王勃輕輕吟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詩句來,含英咀華,傳誦不衰。熱烈、奔放的情感,對於年輕人來說,真正是大海里永動不息的波瀾。
入王府後,王勃工作自是勤勉,編寫的書籍文章也都得到賞識。有一天,沛王與英王鬥雞,看到兩個王子鬥得不亦樂乎,王勃一時興起,作了一篇《檄英王雞》的文章。沛王也正兒八經地派人下戰書一樣,將這篇文章送給了英王。文章寫得很好,十分精妙,於是宮內爭相抄錄傳閱。此事不知怎麼被唐高宗知道了,文章擺到了龍案上,看看又是“血戰功成”,又是“割以牛刀”,這些字眼,不禁使高宗聯想起太宗時兄弟殘殺、朝政喋血的情景,以為此文有挑撥皇子間的關係之嫌,龍顏大怒,下令將王勃逐出王府。而且是要求不得逗留,立即起程,以後也不能踏進王府半步。
其實,唐時鬥雞之風盛行。在此之前,一個叫杜淹的小官員,獻了一首鬥雞詩,暗喻李世民平定海內的戰功,結果很幸運的是,因這首詩得到了太宗賞識,“嘉嘆數四,遽擢用之”,一直被提升為吏部尚書、參政議事等要職。後來的唐玄宗尤喜這行,鬥雞不輟。到明代的張岱,還有閒情,仿王勃的這篇檄文,成立鬥雞社,樂此不疲。
但一篇戲文,卻真實地斷送了大唐才子王勃的錦繡前程。
※虹※橋※書※吧※BOOK。※
第7節:王勃:海內存知己(2)
說到底,文學才華與政治才能是兩回事。王勃生於詩書之家,文采上可能自得家傳,加上用心頗專,才華是不必說的。可是,這樣的家族背景,帶來了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文學上的才能與政治上的成熟不相匹配。不做官還好,一做官便立刻見相。同樣關於鬥雞的文章,人家杜淹得到了提攜重用,王勃卻被斥出京城。優點,有時也是缺點。王勃將才華全部投放在文學上,成了他致命的軟肋。王勃在文學上頗有建樹,在政治上卻是一個極不成熟的人,這注定了他後來的“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再後來,王勃在任虢州參軍時,因為藏匿犯下死罪的官奴,又害怕事洩,遂將這個犯了死罪的傢伙殺掉(王勃講義氣,但法制意識淡薄),而他平日又“恃才傲物,為同僚所嫉”,事發之後,按律當斬,巧的是朝廷大赦天下,免卻死罪,但其父受到牽連,被貶至遙遠的南國交趾縣為令。
年輕的詩人,屢遭官場飛來橫禍,又不善經營,從此義無反顧地步入江湖,此後朝廷雖多次徵召,均稱病辭謝。
父親為了自己而遠貶南國,王勃怎能不悲傷?南海之上,一顆年輕的心靈還在不停地自責。除了文章能讓父親欣慰,其餘皆差強人意。能讓父親感到驕傲的,也只有自己的文章。“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王勃表現的情緒,是貶抑後的苦澀,離京時的淒涼,他要把自己這幾年宦海沉浮、客遊巴蜀的種種酸楚,向父親訴說。父親雖然嚴厲,卻是最好的知己。也許,這些詩中,唯一可以讓父親開懷的,是在途中做的一首: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閣》
滕王古閣,一序傳千秋。在出行的途中,適逢滕王閣重建竣工,東道主洪州都督大宴賓客,並有意讓自己的女婿誇客揚名,早就囑其作好一篇序文。那日在席間,問有誰願意為古閣重建賦序一篇,有點類似於今天的徵文大獎賽,或者說文學選拔賽,閻都督的女婿站了出來,眾人會意,皆搖頭謙讓。不料半路上殺出個王勃來,應聲而出,說願意一試,與之鬥文比才。霎時,熱鬧的場景就更加熱鬧,一個有備而來,一個是即興為文,眾人的目光都落在年輕的王勃身上。閻都督見這個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氣得跑出去更衣。但見王勃“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一氣呵成,直看得滿座大驚,嘖嘖稱奇。那個氣得吹鬍子瞪眼睛的閻都督,中途又忍不住偷偷讓人將王勃的文章傳抄過來,等到讀到最後,一躍而起。老夫子顧不得體面,從內房裡出來,握住王勃的手:“真奇才,當垂不朽矣!”態度中肯,重新擺宴,喝得愉快極頂,並挽留幾日,談文敘事。臨走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