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3/4頁)
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樣的兩代人碰一塊兒了,所以叫雙期碰撞。它帶有中國特色。”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周孝正
——2003·3《今日父母》
上面這一段文字是《今日父母》雜誌的一個專欄“父母沙龍”的一次討論——青春期與更年期的較量,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老師的精彩發言,尤其最後形容的“中國特色”的“雙期碰撞”,真是恰如其分。因為作為生理現象,青春期與更年期是沒有國界,沒有國籍區別的。可是為什麼今天的中國“雙期碰撞”似乎異常激烈,甚至在家庭、在社會形成強大的衝擊波,成為一個非談不可的話題,非治不愈的頑疾?周教授的謎底是社會變遷、價值觀改變、獨生子女、傳媒刺激以及成年人教育思想滯後等等。我認為社會變遷、價值觀改變和傳媒刺激具有普遍性,世界其他國家也會在不同時期不同程度地發生,而獨生子女現象與家長期望值過高再加上教育思想滯後,才形成了青春期與更年期之間水火不相容的中國特色。
獨生子女缺乏夥伴是一個需要認真關注的問題。它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性格的形成,能力的培養,人格的完善及心理素質的提高等都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不單單是表現在每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沒有兄弟姐妹而造成的孤獨感,更主要的是由於是獨生子女,家長“少而精”的意識作祟,對孩子十分重視、百般呵護,不敢放手與人交往,不願讓孩子脫離自己的視力範圍,不給孩子更多地接觸社會的機會,無形中縮小了孩子的活動空間,縮小了孩子的交友範圍,人為地封閉了孩子本該躁動的心靈。這些都與孩子青春期生理發育產生了矛盾,導致了孤獨、自閉、沒有朋友、心理異常等一系列現象的發生。到我的心理輔導室來尋求幫助的孩子們中間,就不乏這樣的案例:性格內向,孤僻,由於沒有朋友,缺少語言與心靈的溝通和交流,而青春期的心理變化也在悄然而至。他(她)們的表現形式往往是鬱悶、煩躁,敏感多疑,時常有受欺負的感覺。我在與一位女孩交流中就瞭解到,在她一歲時父母離異,跟母親一起生活。因怕孩子受委屈,十幾年了母親不肯再婚,在自己父母的幫助下獨立帶孩子。母親每天上班無暇顧及孩子,實際上陪伴孩子最多的是姥姥。於是形成了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規律,學校——家庭。老人又沒有能力經常帶孩子去接觸社會,放出去玩。一來怕學壞,二來怕不安全,上學後學習成績不太好,更是怕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時間。於是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再加上單身母親的呵護和姥姥的封閉式管理,孩子越來越孤獨,越來越無助,到了十二三歲以後,這些現象就都被歸結為“青春期綜合症”的表現。所以今天中國孩子的青春期反應與獨生子女不無關係——此為“雙期碰撞”的中國特色之一。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過單一、過主觀是目前存在的另一個問題。關於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我在前面已經提到,不再重談,只想提醒一些不承認自己對孩子期望值過高的家長,您所表現出來的“不指望他成什麼才,當什麼家,以後有養活自己的本事就知足了”,與您的潛意識並不完全一致。我形容這些家長是:一方面用眼睛盯著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用眼角的餘光掃視著別人家的孩子(尤其是比自己孩子更出色的孩子),在羨慕、攀比,甚至有幾分嫉妒心態的驅使下,對自己的孩子其實永遠是“不知足”,“恨鐵不成鋼”,“好……再好……更好”成為對孩子永久的要求與期盼。
這種看似不高的期望,使家長對孩子少了些寬鬆、寬容和寬待。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於單一、過於現實是目前很突出的一個問題。就在昨天我給初一新同學上的第一節思想政治課上,我設定了一個小問題:家長為什麼每年肯花1。3萬元送你到我們這所民辦校來完成初中的學習?目的是想把同學們引向“盼你成才”的結論,然後進入我這一課的主題“要成才先做人”。沒想到相當一部分學生回答得很現實:“為了考個好高中”,“為了將來能上好大學”,“為了長大能有份好工作,掙大錢”,“現在爸爸媽媽給我花錢,我以後賺錢多了再回報他們”……唉呀,讓我費了好大的勁才轉到了“爸爸媽媽希望我們成才”的思路上來。能說孩子們回答得不對嗎?
家長們長期以來給孩子們灌輸的就是好高中+好大學=有出息,至於硫酸潑黑熊的劉海洋,殺害同窗的馬加爵,媒體再怎麼擴大宣傳,也不會太多地引起家長們的重視,“那是極個別的,我的孩子不可能”的想法深藏在每一個家長的心中。而沒有人意識到,第一,劉海洋等人的父母可能原來也曾這樣想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