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3/4頁)
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少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擊日寇的訊息,鬼子進入租界後把所有的愛國報紙都封了,只能看到日本鬼子的走狗汪精衛為政府辦的報紙《新申報》。
不過,日本鬼子海軍在中途島吃了大敗仗,四艘航空母艦被擊沉的訊息還是可以從點點滴滴的訊息中透露出來。
過後不久,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被擊斃和他的繼任者豐田副武海軍大將被擊斃的訊息是報紙隱瞞不住的,日本鬼子在哭,她們的心裡在笑。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十六章.戰禍的陰影
一.
物資短缺,物價上漲,上海人感受到生活的壓力在加重。
其次是謠言很多,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其實最可怕的乃是來自天上的飛來橫禍,日軍佔領了上海,租界也就在日寇的包圍這中,因此上海又有了“孤島”的稱號。
“孤島”的外面,斷牆殘壁,屍骨累累。
“孤島”的裡面,歌舞昂平,燈紅酒綠,儼然兩個世界。
中日開戰後,各地的富商,地主,紛紛來上海避難,租界當局對他們很歡迎,因為他們帶來了大量資財,對於租界的經濟十分有利,所以戰亂下的上海租界,反而畸形地發達興旺起來。
酒店,旅館,劇場,舞廳,影院等各種消費場所都是生意興隆,熱鬧非凡,到處紙醉金迷、笙歌漫舞,一派繁榮景象。
故而上海又有“天堂”之稱。
日本鬼子後來也把上海的法租界接受過去,美其名曰“廢除租界”,整個上海被日本鬼子侵佔了,住在原法租界裡面的中國人也開始倒黴了。
由於煤炭缺乏,電力也要限制。商店營業不能超過晚上9點,而且不許使用霓虹燈,指揮交通的紅綠燈一律關閉,家庭照明用電不能超過定額。
再加上燈火管制,光亮嚴禁外洩,連路燈都要套上黑罩,過去的“不夜城”,現在變得黑影幢幢,陰森冷落。
過去繁華熙攘的“十里洋場”,這時顯得蕭條而淒涼。
日軍進佔租界。
接著,辦理戶口登記。核發“良民證”,再就是檢查各種書籍。認為有反日傾向者一律禁售,甚至連書中有“九.一八”字樣者都不允許。
為了搜刮物資供應軍需,日寇的經濟統制也開始了,從鋼鐵,棉布,羊毛,皮革,木材,煤炭,糧食,藥品,紙張一直到機器附件,共有18大類。
這此物資要由“興亞院”來處理,非經批准,不得移動。
附近各業店鋪的櫃檯和倉庫,突然之間被日寇和偽警貼上封條,海運斷絕,米價一日之內數漲。
以前的租界時代,還能從南洋進一點大米供應民食,現在完全不行了。
當時很多任吃過黴變的麵粉和大米,還有各色雜糧。
這些東西不僅沙粒多,而且透出一股臭味,難以下嚥。
一是買不到大米,大米都被日本鬼子拿走了,她們只好吃“戶口米”。
說得漂亮一點叫“計口授糧”,但是實際上配給的都是陳米和黴米,只有在黑市上才能買到好大米。
可是在黑市上買米是“非法”的,被日本鬼子看見就倒黴了。
戰禍的陰影使得上海人不安起來,誰也不願做鬼子的“陪葬品”。
二.
在日漸險惡的環境中,陳穎弘以她過人的機智和冷靜,積累了豐富的革命的地下工作鬥爭經驗。
她不停地變換姓名和住址,居住的地方大多隻住個把月,有時只住半個月就搬家,最長的一處也只住了半年,而且每換一次住處就要改一次姓名,而真正知道她住處的只有兩三個人。
由於社會上認識她的人太多,除了特殊情況,陳穎弘嚴格地把自己外出的時間限制在早晨七點以前和晚上六點以後。
她對上海的街道里弄進行過仔細的研究,儘量少走大街。
多穿小弄堂,也不搭乘電車或到公共場所去。
通常,她女扮男裝化裝成上海灘隨處可見的商人。
巡捕房就是各租界的警察局,是一個藏汙納垢的罪惡淵源。
巡捕分為西捕,印捕和華捕三種。
巡捕房的各級頭目大都由西捕充當,但人數最多的還是華捕。
無論是盛氣凌人的西捕還是甘當外國殖民者鷹犬的華捕,大多靈魂空虛,惟利是圖,心中既無國家民族,更沒有理想信仰。
華捕的待遇很低,工資只有同級西捕的七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