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水牆。
“隊伍開到淮河更神。劉鄧是個戴眼鏡的人,他把眼鏡摘下,往河上一架,就成了座七彩橋。大軍剛從橋上過完,中央軍就追到河邊。只見劉鄧笑了一下,抽回眼鏡架到鼻樑上,橋就不見了,把對岸的中央軍氣得幹跺腳沒辦法……”
歷代興亡,總是伴隨著許多神話般的民間傳說。
傳說是興衰成敗這一歷史真實的預言與觀照。
一首歌在大別山麓唱響:
劉鄧大軍真勇敢,
渡河反攻魯西南大捷殲敵六七萬。
蔣介石正在手忙腳又亂,
我們又挺進大別山。
艱苦行軍2O多天,
血戰汝河勝利渡淮踏上大別山。
大別山好比一把劍,
直插到蔣介石的心裡面。
毛主席領導如明燈,
劉鄧首長親自指揮就是指南。
同志們挺胸勇敢往前幹,
解放全國勝利曙光在眼前。
曲子是《信天游》的調調,朗朗上口,劉鄧大軍的許多老同志至今唱起來仍然熱血沸騰、珠淚漣漣。歌詞是張際春在行軍路上組織寫的。他說這麼重大的歷史行動為什麼不編個歌子唱一唱呢?於是就發動每個縱隊都寫。第1縱隊的宣傳幹事邢嶽挺靈光,蹚著淮河流水,心裡頭一熱,歌詞順口就湧出來了。
張際春聽罷,擊掌稱好:“唱到戰略進攻的點子上了,就定這首!”
渡過淮河,部隊踏上送次漸高的坡道,這首歌不脛而走,很快在10萬大軍中流傳開來。上了大別山,總部通知在北向店做短期休整,歌聲更是此起彼伏,唱得石破天驚。
隨著一陣陣歡快的歌聲,戰士們彷彿把數十天的腥風血雨、槍林彈雨、悽風苦雨,連同中原的風塵、征戰的疲勞、敵軍的阻截,一起丟在淮河北岸了。
到了!終於到大別山了!
大別山的8月,雖說不上是最美的季節,然而對於來自冀魯豫大平原的戰士們,這裡秀麗明媚的山光水色卻令他們陶醉了。路邊的池塘碧澄清澈,映著藍的天、白的雲,一群群鵝兒在水中嬉戲,撥開一池雲。池塘邊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野花,紅的,黃的,紫的,藍的。遠處,黛色的山巒依次鋪開墨綠、翠綠、青黃。山的背陰處是茂密的松竹,山的陽面則是望不盡的梯田,就連山頂也是水田成片,泛著綠的漣漪。
見慣黃沙土丘的北方籍戰士連發感慨。
但是,野戰軍的一大批中高階指揮員卻是從這裡走向革命的。有好事者企圖列個名單:陳錫聯、陳再道、鄭國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