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聶紺弩不僅寫了大量精彩的古典長篇小說人物論,而且他的詠《水滸》、《紅樓夢》等書中人物的律詩也在朋友間傳誦一時。如他的詠林沖的句子:“男兒臉刻黃金印,一笑身輕白虎堂。”慷慨悲涼,催人淚下。
聶紺駑有詩:“文章信口雌黃易,思想錐心坦白難。”
殷海光說:“自古至今,容忍的總是老百姓,被容忍的總是統治者。”
顧準說:“當人們以烈士的名義,把革命的理想主義轉變為保守的反動的專制主義的時候,我堅決走上徹底經驗主義、多元主義的立場,要為反對專制主義而奮鬥到底!”
余英時說:“‘五四’乃是一個早熟的文化運動,先天不足而且後天失調。”
楊振寧說:“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幫助克服了中國人覺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在沒有英雄的時代裡,我只想做一個人
北島說:“在沒有英雄的時代裡,我只想做一個人。”
路遙常說:“靠寫小說掙稿費賺錢,就和靠賣血賺錢一樣。”
陳映真說:“左派的退潮不是我一個人的遭遇,而是全世界的情況……我始終認為,只要資本主義的內部矛盾沒有解決,只要資本主義不是人類最後的答案,人類就留下了對於社會主義選擇的可能性。”
葦岸在《大地上的事情》序言中說:“在這個世界上,我覺得真正的作家或藝術家,應是透過其作品,有助於世人走向堯舜或回到童年的人。”
王小波說:“對一位知識分子來說,成為思維的精英,比成為道德精英更為重要。”
名人經典遺囑
袁世凱自挽:“為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
孫中山遺囑:“餘致力國民革命,凡40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40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1916年11月8日,蔡鍔溘然長逝,年僅35歲,去世前口授蔣百里代寫遺電:“一、願我人民、政府協力一心,採有希望之積極政策;二、意見多由於爭權利,願為民望者以道德愛國;三、在川陣亡將士及出力人員,懇飭羅、戴兩君核實呈請恤獎,以昭激勵;四、鍔以短命,未克盡力民國,應行薄葬。”
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前,對盧夫人說:“我受傷太重了,兩條腿都沒了(其實他的腿並沒有斷),恐怕不行啦!告訴小六子(張學良乳名)以國家為重,好好地幹吧!我這臭皮囊不算什麼,叫小六子快回奉天。”
魯迅逝世前在病榻上完成散文《死》,並在該文稿上立下了著名“遺言”:一、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二、趕快收殮,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四、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真是糊塗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文學家或美術家;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施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張自忠給馮治安留下臨陣遺囑說:“無論做好做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後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由現在起,以後或暫別,或永離,不得而知。”
弘一法師臨終寫下“悲欣交集”四字。他致夏丐尊的遺書:“丐尊居士文席:朽人已於□月□日遷化,曾賦二偈,附錄於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謹達不宣。音啟。”遺書的月日,都空著,他圓寂後,由侍疾僧補填。
羅振玉挽自己說:畢世寢饋書叢,得觀洹水遺文,西陲墜簡,鴻都石刻,柱下秘藏,抱殘守缺差不幸;半生沉淪桑海,溯自辛亥乘桴,乙丑扈蹕,壬申於役,丁丑乞身,補天浴日竟何成。
盧作孚自殺前,留下一紙遺書,只有兩行字:“把傢俱還給民生公司,好好跟孩子們過。”
周作人在最後改定的遺囑中說:“餘一生文字無足稱道,唯暮年所譯希臘對話是50年來的心願,識者自當知之。”並在遺囑前說:“以前曾作遺囑數次,今日重作一通,殆是定本矣。”
殷海光在病中遺言裡說:“我現在才發現,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希望能再活15年,為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