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功,一舉成名!從你的表演上我看到了當初辛苦指導你的恩師的影子以及你勤學努力的成果。為你感到高興,也羨煞了我們這群在臺灣生長的青年演員。目前我除了另外鑽研崑曲表演外,還急於尋覓執教梅派的良師(不嫌棄我們基礎差,從傳授表演為本的)。希望你二次來臺時,我能有相當的舞臺表演水平,再次與你同臺!新年快樂!
(國光)陳美蘭
陳美蘭的賀卡寫得情真意切,對藝術的渴望和追求躍然紙上,這對於張火丁的心靈是一個觸動。自己在大陸學戲比他們條件要優越許多,更應該珍惜時光,為弘揚京劇藝術多做點實事。
。 想看書來
十八 強素質攻讀研究生(1)
京劇藝術博大精深,演員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更好地繼承這門藝術。張火丁三年的京劇研究生班學習生活,強化了文化素質和藝術素質,對京劇藝術的領悟和探索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向新豔秋學《鴛鴦冢》
1998年3月3日,中國戲曲學院正式開學,張火丁決定先學一出崑曲,導師是李金鴻教授。李教授是學院很有名的老師,從教多年,當年曾是中華戲校金字科的學生,對崑曲很有研究。張火丁向李金鴻學的第一齣崑曲戲是《金山寺》——一出集唱唸做舞並重的戲,和張火丁同課堂的還有李海燕。
李金鴻作為名師,自然技藝不凡。他教戲特別認真,對每個動作都親自作示範。他的身上表演出神入化、美不勝收。當時張火丁每週有三節課是跟李金鴻學戲。其它課目有英語、音樂導讀講評、中國戲曲史、導演概論講評、舞美導讀講評、戲曲角色創造、中國文化史論等。晚上是計算機課和視唱練習。每天課程安排得很滿,張火丁開始有點吃不消,後來就慢慢地適應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課堂生活結束了,下一步便要回團進行實習和演出。張火丁當時向學院提出,要去南京向程派大家新豔秋學習程派藝術的想法,目的是為了補上這學期程派的專業課。校方同意了張火丁的請求,張火丁便利用這段實習的時間去南京向新豔秋學戲。
新豔秋,1910年生人,原名王玉芳,又名王玉華。9歲時隨其姐姐梆子名旦珍珠銘習藝,曾用藝名月明珠,11歲時拜錢則誠為師改習皮黃。15歲以王蘭芳藝名演出《賀后罵殿》,其兄王子祥為其操琴。兄妹均酷愛程派藝術,本欲拜程硯秋為師,因程硯秋當時不收女弟子,被程硯秋婉言謝絕。自此後,每當程硯秋有演出,兄妹二人必去“偷戲”。由其兄記譜,自己默記唱唸做舞,回家後在月光下練習,看著自己的影子找毛病,有時直到天亮記熟為止,可見當時新豔秋學戲之不易。戲劇大師齊如山看到新豔秋酷似程硯秋,建議她改為新豔秋。新豔秋痴迷京劇藝術,善於博採眾長。她17歲時拜梅蘭芳為師,18歲拜王瑤卿為師。但新豔秋對程派藝術夢牽魂縈,必欲學之而後快。她在學習程派藝術中曾得到郭仲衡、侯喜瑞、芙蓉草、穆鐵芬等人的幫助。在新豔秋19歲那年,她透過王又荃暗中得到不少程硯秋的新戲劇本,在公演《鴛鴦冢》時又由王又荃配戲,程硯秋發現後,一怒之下將王又荃辭退,被當時梨園界稱之為“鳴和社倒戈”。1932年,程硯秋赴歐洲考察一年多,新豔秋則抓住有利時機,與程硯秋劇團演出諸多程派劇目,享譽一時。新豔秋執著地私淑程派,著實不易。1933年後,新豔秋又陸續編演了《遇虞姬》、《琵琶行》、《春閨選婿》等,在菊壇產生過轟動效應。抗日戰爭前夕,在程硯秋專事教學和研究後,趙榮琛與新豔秋相聚於秦淮河畔。當時趙榮琛出任南京市京劇團團長,新豔秋則定居南京,授徒傳藝,也偶有演出,二位時常相互觀摩和切磋技藝。1957年,在南京市第三屆戲曲觀摩匯演時,趙榮琛主演輟演已久的程派名劇《文姬歸漢》,新豔秋則展覽演出《三堂會審》,雙星並耀,一時成為梨園佳話。1994年,84歲的新豔秋晉京演出《玉堂春》與《賀后罵殿》,依然顯示出不俗的藝術功力,令人稱道。
十八 強素質攻讀研究生(2)
新豔秋在學習程派藝術中融入了自己的理念,卓爾不群、自成一家,具有獨具特色的藝術風韻。梅蘭芳稱她為程派的大師姐,原因是新豔秋學程派早,年齡又比程硯秋僅小6歲。她學習程派藝術的過程,也正是程派從形成到鼎盛的過程。加上她又得梅派、王派之藝術薰陶,使她具有了豐厚的藝術底蘊。
張火丁選擇去南京向新豔秋學戲,不是一時衝動,而是她對新豔秋嚮往已久。早就有向這位前輩藝術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