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之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很快進入了10月,文蘭的天氣隨著兩場初冬的小雨溫度驟降,每個人出門時都要裹上一層皮衣了。
奧拉夫這些天一直在關注著手下兩個阿塘人手生產麥芽糖和土豆酒,每天往返於工廠和作坊,同時對當天生產的食物進行檢驗。
到了10月中旬天氣越發寒冷,雖然還沒有接近零度,但是不少樹木已經開始落葉了。
截至目前,奧拉夫的兩個阿塘累計生產了近五萬磅麥芽糖和十幾萬多加侖的土豆酒、紅薯酒,共消耗了三十多萬磅的土豆和紅薯,酒糟還沒有過濾出來,但是製作澱粉後的殘渣都讓奴隸們帶走了,他們也許是準備拿回家煮著吃。
在這一次的實驗生產中也不是諸事順利,前幾天由於工人操作不當也釀壞了七缸的紅薯酒,奧拉夫發現了只是口頭懲戒就放過了他們,畢竟要允許手下第一次犯錯,結果他們之後的工作效率反而好了很多。
奧拉夫按照這個進度進行估算,除去冬季最寒冷的季節不能生產,下個月還能工作二十多天,然後就是明年開春了。在明年四月份之前應該能夠消耗掉七八十萬磅的土豆和紅薯,自然也會產生十三四萬磅的麥芽糖和五十萬加侖的土豆酒、紅薯酒。
在產生如此巨大的麥芽糖和土豆酒、紅薯酒之餘也會有二三十萬磅的殘渣、酒糟等,這些正好用於明年春天的養殖業。
現在文蘭沒有推行養殖業,還是冰島人帶來和購買的牛羊馬等以及抓來的馴鹿進行的放牧養殖,屬於粗放式散養,雖然管理成本很低,但是繁殖率低、生長週期長,並不算先進的養殖手法。
在放牧和個別圈養以外,赫魯特城的維京人們也會在自己家的院子裡養一些雞鴨禽類,這樣能保證吃到雞蛋,有個別富裕的還養了幾隻羊或豬,這就是當前時代的小農經濟的發展模式了。
奧拉夫認為隨著土豆、玉米、紅薯、南瓜等高產作物的種植普及,未來文蘭的糧食儲備會越來越多,以後造酒作坊和做糖作坊除了最冷的兩個多月人無法工作而停產,其他時間都會運營下去。
那一年也就能有九個多或十個月都能保證出產酒、糖和食物殘渣,酒糖作為消耗商品,自然是多多益善。
大量堆積的食物殘渣就能夠應用於開發養殖飼料,鼓勵維京人擴大家庭養殖品種和規模,甚至在赫魯特城的一角興建幾個大型的養豬場、養牛場、養羊場、養馬場、馴鹿場等。
新鮮飼料吃不完還能晾曬乾了進行儲存,然後應對冬季的消耗,每天養殖場和家庭散養、圈養動物產生的糞便還能用於製作糞肥,然後保證耕地地力,提高產量,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
文蘭的糧食、肉類、皮貨等產量都會提升,儲備量也會大大增加,擁有了應對疫病、戰爭、自然災害等困境的基礎和能力,是增強實力,邁向建國的基礎根基。
農業決定人的肚子能否填飽,肚子飽不飽決定國家和子民的最基礎的前途。
奧拉夫覺得只要能保證文蘭的農業高速發展,種養殖業高效發展,最多十年二十年後,維京人的人口就會井噴式增加,未來核心的冰島維京人、白維京人只要夠多,統治數萬數十萬的土著,統治北美洲的廣闊地盤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論智商能力,奧拉夫在文蘭的維京人裡並不算拔尖,但是哈達爾、胡迪克、約特、霍斯庫爾德、海涅等人都受限於落後時代的見識和知識水平,對於殖民統治沒有良好的規劃和發展方向。
這點和十七世紀的其他殖民者一樣,英格蘭、法蘭西、丹麥、荷蘭等國進行殖民統治的方式也是很落後。
在十七世紀的歐洲,像奧拉夫這樣對文蘭資源進行產業規劃和發展指導的人幾乎不存在,這是意識的問題,同時也有領先知識的作用。
畢竟奧拉夫也是見過大大他老人家搞的耗時六年的那場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數年的時間裡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地都興起了謀劃產業的浪潮,在脫貧致富的同時提升村級集體經濟。
所以說,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產業就是發家致富,強國強種的根本。
清末時期的鴉片戰爭本質上就是西方產業和東方產業的競爭引起的,掠奪其他國家財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傾銷產品,採購你的原材料加工後再向你傾銷,把本國人優質生活的成本壓在他國人的身上。
奧拉夫很清楚,從大航海時代開啟殖民模式,任何睜眼看世界的國家都進入了加速模式,透過殖民統治來掠奪財富提升國力,所以後世大清敗給列強並不能只可人家的歐洲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