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戰爭,於1944年1月在離羅馬僅30哩的安齊奧登陸,並襲擊了德國人在蒙特卡西諾修道院裡的據點。這兩次行動均告失敗,因而義大利戰役陷入令人沮喪的僵持狀態。直到5月中旬,主要由於來自北非的“自由法國”山地部隊的參戰,卡西諾才被攻佔。這時,通往羅馬的道路暢通無阻,美法聯軍順著半島的西側推進,英波聯軍則沿著東側挺進。6月5日,馬克·克拉克將軍率美軍第五軍進入羅馬,受到了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羅馬是歐洲大陸上第一個從納粹統治下解放的首都,但這一勝利因第二天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而黯然失色。
早在1944年2月,同盟國就已開始透過轟炸敵人的工廠、鐵路和海上運輸工具、海岸防禦工事來為“霸王”作戰計劃作準備。在預定進攻發起日之前的最後幾天裡,盟軍已對英吉利海峽擁有絕對的制空權,他們派出了每批達1,00O架的一批批轟炸機,每批轟炸機都攜帶5,000噸炸彈。在英國,進攻的計劃者能從早些時候在地中海和太平洋進行的兩棲作戰中吸取經驗教訓,不過,“霸王”行動具有完全不同的規模。必須將150萬人連同他們的全部裝備,包括重型大炮、卡車和坦克,一起運過英吉利海峽,還必須保證他們在作戰行動展開時的給養供應。因而,盟軍建造了兩座建用於灘頭陣地的巨大的預製碼頭。每一座都和多佛爾港一樣大。其時,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德軍正忙於加固由獨立小地堡、機槍網、大炮以及水雷和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