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頁)
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靠後方輸送,連糧食都要靠日本送來。他們的後方線已扯長有幾千裡。在這樣情形下,把他們後方線一切斷,他們的困難就可想而知了,可以弄得他們進退維谷。所以發展游擊戰在敵後方線上活動是非常重要的。此次平型關戰鬥,我們正是派了一部分人在敵後路上阻滯其增援部隊及糧食供給……”
根據戰鬥的實際情況看,林彪所講的是真實的。從表面上看,在平型關,日軍的失敗是由於八路軍打得好,其實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日軍自己那裡,115師只不過是利用日軍的弱點而已。
當然,聰明的軍隊指揮者,往往能充分利用其對手的弱點。
“友軍的配合實在太差”
平型關戰鬥,是建立統一戰線以來國共雙方軍隊的第一次配合。但僅僅是這一次,就使林彪更加瞧不起國民黨軍隊。
當時的作戰背景是,9月20日,坂垣徵四郎下達了進攻平型關的作戰命令,即令第21旅團長三浦敏事少將指揮在靈丘的三個步兵大隊(第21旅團所屬第42聯隊的2大隊、21聯隊的3大隊及第9旅團所屬的11聯隊之第2大隊)實施正面進攻;令第21聯隊長粟飯原秀大佐率領廣靈、渾源方面的兩個步兵大隊(第21旅團所屬21聯隊的第1、2大隊)偷襲平型關右側。
21日,粟飯原秀率部出動。
22日,三浦敏事也向平型關方向機動。
從渾源南下的粟飯原秀部隊翻過大尖山後,於22日進至中莊鋪地區,與高桂滋軍警戒部隊接觸。日軍並不戀戰,繞過高桂滋的部隊,沿王莊堡西側的山澗小路,繼續向南穿插。23日,進至西河口及其以南地區。至此,粟飯部已繞到平型關左側後。這時,閻錫山的部隊在大營地區的預備隊距敵只有六七公里,但卻按兵不動。23日夜,日軍向北進攻,襲擊高桂滋的背後。高桂滋發現自己的側後受敵,就放棄團城口一線陣地,向西退卻到大營以北地區。24日,日軍佔領了團城口至東西跑池一線的長城。
就在這一連串事情發生的同時,擔任平型關正面防禦的國民黨軍第33軍的一線部隊第73師,卻早在21日就退到平型關東南部的小西溝——馬跑泉一帶地區。
至此,在山西境內的長城以北,已沒有閻錫山的一兵一卒。
坂垣徵四郎的預期目的實現了。他迅速驅逐了靈丘地區的國民黨守軍,一頭堵住了平型關北側地區,一頭佔據靈丘城,兩頭掐斷,控制著中間的30公里通路。在日軍看來,這裡自然是一個安全地帶。
但是,這30公里的間隙,卻是戰場上的一個大“裂縫”。兩軍相爭,雙方指揮人員都在極力尋找對方部署的間隙,也就是要“乘敵之隙”。但國民黨軍隊卻不敢鑽這個“裂縫”,這一點坂垣好像已經預見到了。然而,他卻沒有估計到八路軍115師突然出現在平型關。林彪不僅看見了這個“裂縫”,而且還充分地利用了它。
23日,115師派代表到大營向閻錫山部隊的平型關前線指揮所報告115師的作戰計劃,希望友軍給予協同。國民黨第33軍軍長孫楚和閻錫山接到八路軍的作戰計劃後,只是虛以委蛇,並未作認真的考慮。
24日黃昏,孫楚和閻錫山派專人給115師送來了“25日平型關出擊計劃”,決定由閻錫山的第2預備軍(軍長郭宗汾)、第61軍(軍長陳長捷)派出8個團,三路出擊團城口地區,並要求八路軍以兩路分別向蔡家峪、東河南出擊。接到此通知後,林彪決定在總的作戰方案上配合國民黨軍隊的作戰。但對閻錫山要求115師分兩路行動的計劃卻不屑一顧,決定不分兵行動,仍按自己的計劃行事。
平型關之戰打響以後,國民黨軍隊的前衛部隊即郭宗汾的第2預備軍,卻在日軍前沿陣地前按兵不動,沒有按原計劃向團城口的日軍發動進攻。等陳長捷第61軍趕到,郭宗汾軍卻又調頭南撤。拂曉出擊的計劃弄到中午還沒打響,致使當面之敵粟飯部隊的兩個大隊安然退走。
就在115師一個師與日軍孤軍作戰的同時,國民黨第2戰區集中在平型關方面的部隊多達5個軍10個師。如此龐大的兵力卻不敢與日軍的兩個營交戰。閻錫山和孫楚親自制定的作戰計劃,又經過他們自己的手將它破壞。
國民黨軍隊如此膽小怕事,林彪能瞧得起他們嗎?八路軍能瞧得起他們嗎?
林彪在他的《平型關戰鬥的經驗》中寫道:
“友軍在戰鬥中的配合,實在太差。他們自訂的出擊計劃,他們自己卻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觀。他們時常吹牛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