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3/4頁)
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事件,這個大事件的意義就在於秦始皇創立的皇帝制度在漢代得到了延續。秦始皇死了,但他創立的皇帝制度並沒有因為他的死亡而死亡。劉邦摒棄了項羽分封諸侯王的分封制,建立了西漢王朝。西漢王朝也是皇帝制度,雖說是劉邦作了一些變通,他封了一些諸侯王,但是皇帝制度依然得到了他的青睞。皇帝制度在以後的兩千多年來不斷受到人們的重視,就是誰都想當皇帝。大家知道,在辛亥革命成功以後,還有一個軍閥想當皇帝,可是這個洪憲皇帝當得很短命。你想想,袁世凱在那個時候還想當皇帝,那皇帝真叫作“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一個終極目標了,誰不想當皇帝啊。你知道當皇帝最大的好處是什麼?第一,他擁有天下所有的財富和權力,掙錢多,誰能比皇帝掙的錢多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整個天下都是他的,整個天下的老百姓都是他的。當皇帝的第二個好處在什麼地方呢?皇帝說對了,天下所有的臣民都會俯首帖耳;皇帝說錯了,天下的臣民也會俯首聽命,這就是當皇帝的第二個好處。皇帝說對了說錯了都有人山呼萬歲,完全不必有任何顧忌,多痛快啊。所以皇帝制度確立了一個皇帝至尊、至貴、至高、至大的這麼一個地位,皇帝就成了一個不受任何約束的人,這樣一來,就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們知道,一旦皇帝不受任何約束的話,皇帝本人就成為這個王朝的破壞者。那麼要想讓一個王朝延長壽命,非常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要想辦法約束皇帝的皇權。我們上次講過,商朝是靠神權約束商王,周朝是靠分權給諸侯、卿大夫來約束周王,那麼在皇帝制度下怎麼約束皇帝啊?皇帝制度已經把皇帝捧到了天上,大臣們怎麼約束皇帝?如果不約束皇帝的話,這個皇朝不會長久;你要約束皇帝,你就可能被殺,皇帝可以殺了你。這就需要政治智慧。其實,擁有者最怕失去,擁有財富的人就怕失去財富,擁有權力的人就怕失去權力;皇帝最怕失去的是皇權,稍微清醒一點的皇帝都知道害怕失去皇權。所以,皇帝既然害怕失去皇權,那麼他只要“怕”,那就是他的軟肋;要是什麼都不怕,那就沒得治了,那就是孔子說的“朽木不可雕也”。只要他知道怕,就要對他進行教育。對皇帝進行警示教育最好的反面教員是誰?是秦始皇。秦始皇是對歷代皇帝進行警示教育的最佳人選。你想想,誰有比秦始皇的資格更合適?做教員得有“教師資格證”啊,按這個資格來看,就秦始皇最合適了,因為他是皇帝制度的開創者,他也是第一個十五年就亡國的皇帝。如此一來,秦始皇就成為對歷代皇帝進行警示教育的最好人選。這就是古人的政治智慧。
'畫外音' 秦始皇已死,秦帝國已亡,但是秦始皇所創立的政治制度,為中國兩千多年來的歷代王朝所遵循,以至後人有“百代行秦制”的評論。王立群先生認為,在秦始皇所創立的眾多制度中,皇帝制度更是影響到中國人的內心深處。對於封建帝王,秦始皇的成敗得失具有不可比擬的警示作用。那麼唐朝人是如何拿秦始皇來警示皇帝的呢?這種警示有效果嗎?
在唐代,我們發現唐人開始以寫詩歌來警示皇帝。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皇冠上的明珠,我們看今天的唐詩中一個最有名的詩人——李白,大家講唐詩絕對繞不開李白。李白寫過《古風》組詩,在《古風》第三首詩中有一首叫《秦王掃六合》,這首詩非常有名。在《秦王掃六合》的詩中,李白把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和那個威風,寫得非常充分。這首詩全文很長,我不詳細跟大家說了,有時間大家可以下去看。在這首詩中最後寫了什麼呢?寫到秦始皇派徐福入海求長生不老藥,最後是個什麼結果呢?“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說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派徐福兩次入海尋求仙藥,最終的結局是在地宮的那個金棺材裡邊,埋了他的一堆“骨灰”。這就是李白借詩歌用秦始皇來告誡當時的唐玄宗別求仙了,看看秦始皇最後求的結果是怎麼樣?還是死。那麼,拿秦始皇警示皇帝有沒有結果呢?我舉一個唐太宗的例子。我們今天在《貞觀政要·儉約》篇可以看到這麼一段記載,是寫唐太宗的,寫的什麼呢?這段話原文我給大家讀一下,“秦始皇營建宮室而人多謗議者,為徇其私慾不與眾共故也,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遠想秦皇之事,遂不復作也”。這話什麼意思呢?說唐太宗李世民想造一個宮殿,把磚瓦、木料什麼都準備好了,突然不蓋了。為什麼呢?他想起來當年秦始皇修宮殿惹得天怒人怨,導致了秦王朝滅亡。最後,唐太宗為了希望唐王朝能夠多延續一些年,感覺到這宮殿我也不能建了。所以我們看,秦始皇對唐代皇帝確實還是有些警示教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