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3/4頁)
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在那個科學與理性都十分缺乏的年代裡,他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夫人為什麼叫“福晉”
考察清代的稱謂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滿族是相當重要的一支少數民族。但在以漢文化為中心的古代中國,少數民族都或多或少處於文化的邊緣地帶。所以,向漢人學習,向漢文化學習,對於滿人來說,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這從滿清的一些稱謂就可看得出來。
滿族的前身是女真族。與宋對峙階段,女真曾建國為“金”。清太祖努爾哈赤立國時,亦立國號為“金”,或稱“大金”或“後金”,顯然受漢文化的影響,數典而不忘其祖,頗以女真先祖為榮。至若後來改為“清”,可能是有了不同的想法:一則因為“金”在盛時也不過得了半壁天下,努爾哈赤自然不會以此為足,於是易其國號為“清”,表示另樹一幟,代表一個全新的開始。另一個原因則相當簡單,就是女真方言中的“金”與“清”諧音,滿人想找一個漢字來宣示國號,自然就找到了“清”。這種諧音借字的解釋雖然簡單,但相當有說服力,且在滿清運用極廣。
史學家孟森對此作過專門研究,在他的專著《清史講義》裡,對這個問題就特別作了考證。他認為滿清語言中從漢語中取字甚多,大多是諧音借字,且只取與自己方言中音近之字,並不管漢字的字面意義如何。比如,漢語中男子稱呼自己的配偶,多曰“夫人”。滿人諧音移植過去,稱“夫金”,後改作“福金”,又作“福晉”。在清宮戲中,我們常見的“福晉”一詞,便是這麼來的。
其實,這種諧音而借的稱謂在滿清一朝例子眾多。除“福晉”外,“皇太極”一名的由來影響更大。皇太極原名“黃臺吉”。舊時的蒙古酋長常取這樣的名字,就是漢語中“皇太子”的意思。後來用漢字表達找不到合適的字(總不能直接用“皇太子”來作人名吧),就以“皇太極”來命名。這本來是民族語言文化交流中很平常的事情,可有人卻認為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作出了非常可笑的解釋。《清實錄》裡這樣說:努爾哈赤給第八個兒子取名皇太極,當時並沒有什麼特別想法。等努爾哈赤稱“汗”,查閱漢人、蒙古的典籍,才發現漢人的儲君叫“皇太子”,蒙古的繼位者叫“皇太極”。可見讓皇太極當皇帝,是上天早就註定了的。這當然是無稽之談,所以史家孟森評曰“此亦無可附會之附會也”。但透過這個稱謂,卻可以看出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交流之頻繁,融合之迅速。
諸如“諧音借字”的言述,在滿人金梁的《光宣小紀》中亦可找到一些佐證。可見,滿清從漢語中諧音借字的做法,並非一家之言,可信處頗多。
在清朝成為大學生要經過多少臺階
很明顯,有人會說,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滿清一朝,大體上可以說沒有建立現代學制,也根本沒有“大學生”這個稱謂,怎麼會有“成為大學生要經過多少臺階”這樣的問題呢?這話從事實上來講是有些道理的。但不管是古代學制,還是現代學制,其實還是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一個農家子弟要成為知識淵博的文化人,不管是在現代還是古代,都要經過啟蒙、學習、深造等過程,其學歷與學力都處於不斷累積提高的動態過程中。因此,詢問“在清朝成為大學生要經過多少臺階”,並非就是個無解的答案。
以現在的學制來說,要成為大學生,一般需經過小學、中學、大學三個階段,這一過程都是在學校裡完成的。與現代稍有不同的是,清代雖有官學、義學或書院,但並不普及,人們要想讀書,大多得先入私塾。經過一段時間的苦讀,即可以參加縣裡主持的考試,考取之後,再參加府考,由知府主持。透過縣、府試的便可稱為“童生”。之後又再參加院考,由省裡的學政主持,學政相當於現在的省教育廳廳長。透過院考,便是生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秀才。
成了秀才之後,可以到官辦的學校入學。這些秀才又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稟生”,由公家供給糧食,相當於現代學制中曾經的官費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稟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
秀才中特別的優秀的,入學後經過學政的推薦和朝廷的考試,有機會被選為國子監的學生,成為貢生、監生,相當於現代學制中的大學生(參照史家蕭一山的說法)。依此看來,在清朝要成為一個大學生似乎並不難,臺階只有童生、生員、貢生等幾級,和現在也差不多。但實際上,難度比現在要大得多。因為當時名額有限,競爭相當激烈。且學習的前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