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對於遠東事件,共同負責,否則他人獲益,而中日兩國俱蒙 不利,渠希望兩國負責領袖,各瞭解其本國地位,而勉力消除現有困難,並根據平等原 則,以增進雙方之繁榮與和平。”
諸位看到宋將軍以上講話也許會感到驚訝,話雖未講到“中日提攜”,“東亞共榮”, 話中實際內容已與其相同。把其講成通俗的意思,即:中國人和日本人應該團結起來對 付英國和美國。
令人似乎很難理解當時的情況。日本人肆無忌憚地侵佔中國東北又進一步蠶食華北, 中華民族已經到生死存亡關頭,為什麼中國的領袖們,尤其如宋哲元這樣的愛國將領, 也不斷地提出“對遠東共同負責,否則他人(他人顯然主要指英美)獲益,而中日兩國 俱蒙不利。”為什麼要忍辱向侵略自己的敵人靠攏,而眼睛警惕地球另一邊的民族?
因為中日兩個民族太相近了。不光地理位置相近,在文化習俗、政治傳統、面孔文 字、繁文縟禮、心胸狹隘、思維方式、說話兜圈子、生活惡習、官本位、窩裡鬥、告密、 偶像崇拜等等,均能找到共同之處。不過,這些還屬次要。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和中 國的社會情況幾乎沒有差別。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開始強盛。日本貌似學習了英國的君 主立憲制,而實際上仍是以天皇為中心的國家主義的專制制度,天皇還是“現人神”, 更加強了專制的內容。其根本不同點是,英國的君主立憲基於人權與民主思想,而日本 的天皇中心制度,基於東方式的專制制度。西方式的強盛是基於民主的強盛,日本的強 盛是基於專制獨裁式的強盛。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五權憲 法,大有西方式的民主特徵,後來蔣介石解釋為“實行三民主義,就是實行仁政。” “施仁政”是儒家建立政權的根本思想。仁政的行為順序是統治者向小民恩賜,並不是 民主,而是主民。做民時希望民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