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或許並不構成影響,但核心層的變動則意味著整個星系的改變。
大企業的核心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班人,這一班人的選擇培養和彼此適應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是在朝夕相處,風雨與共,在無數次具體工作的過程中磨合而成的。
楊元慶29歲就擔任聯想集團微機事業部領導,直到39歲當上聯想CEO統帥全域性,其間是整整10年時間。
默契總是在磨合中產生的,人和企業要形成水乳茭融的關係,也需要長期的時間。麥當勞的領袖總是從內部選拔,就因為只有內部的人,才是最彼此瞭解和接受的。
目前麥當勞最新一任CEO坎塔盧波,從1974年就加入麥當勞,1987年成為麥當勞國際的總裁,隨後又擔任麥當勞國際的主席和CEO,1999年,坎塔盧波成為麥當勞全球總裁和副主席,2002年12月已經宣佈退休的坎塔盧波被任命為麥當勞董事長和執行長。
縱觀坎塔盧波的一生,可以說是畢生的精力都貢獻給了麥當勞,麥當勞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怎麼會不好好做?又怎麼會做不好呢?
大企業的領導層往往都比較穩定,麥當勞歷史上任期最短的CEO是會計師出身的格林伯格,也有4年時間。在他之前,麥克爾·昆蘭掌管麥當勞11年,弗雷德·特納10年,麥當勞公司的創始人雷·克洛克在位21年。
匆忙上陣,迅速擴張,或許能很快擺出一個龐大的陣勢來,但往往是散沙一盤,不堪一擊。有了穩定的領導核心,才有穩定的戰略思想,才有成熟的企業文化,也才有持續不斷的生存和發展。說到底,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是人做出來的,企業的核心是人。
企業的人才結構尤如宇宙天體,只有當某顆星具有了極大的質量時,才能吸引別的星圍繞它旋轉,如同太陽之於太陽系。
資本說了算
國有企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可以說上層建築的各項改革都是為了這個經濟基礎,國有企業改革已經走過了艱難曲折的歷程,國家宣佈,國有企業三年脫困的目標基本實現,到底怎樣?
當年王志東掌管新浪的時候,在網民眼中,新浪基本上就是王志東的新浪了,他後來被踢出局,好多人以為新浪的天都要塌了。結果天還是那片天,新浪還是那個新浪,倒是王志東自己沒了下文,到現在,若不是老網民恐怕都有點想不起他了。
其實,王志東也就不過是個打工仔,只要是打工的,不管是叫總經理還是CEO,都只不過是企業運作中的一個職位,這個職位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它比別的職位更靠近資本,
財富給它鍍了一層金邊,而這層金邊在媒體的炒作下很容易就被髮脹了。
從古到今,誰投資誰就是老闆,在決策的問題上從來就是資本說了算。
但資本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資本的構成也很複雜,當知識(技術)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起關鍵作用時,知識資本就有絕對的發言權;當資金是企業的核心因素時,誰掌握著財權,誰就是大哥。
所以,王志東們也不是想踢就踢的,得條件成熟,能踢的時候才踢。
企業的決策權既是企業自身發展的結果,也是參與各方鬥爭的結果,技術人員如若輕易把核心技術貢獻出來,企業藉助它上了臺階,必然會進入下一個階段,更深入地經營它,這時候經營者的作用更大,技術人員若沒有更新的技術可以讓企業依賴,自己就只能靠邊站。
技術需要積累,真正的創造發明也許一生只有一次,企業有了錢,就可以利用很多人的智慧,經營很多人的創造發明。企業家做的是組織很多人的工作,技術人員做的是挖掘自身的工作,自身一個人是不可能戰勝很多人的,所以具體的某一個技術人員,註定都將被淘汰,他的技術只是企業前進道路上的驛站,技術資本並沒有得到有效增值。
據說可口可樂的核心配方至今仍密封著,這個配方比起當今許多高科技成果來說要簡單得多,一旦公之於眾,大家都能掌握,但他就是不說。
這也是一種意識,保護自己的核心技術,也就是保住資本的價值。但如果每個有技術的人都這樣想,那就只有自己當老闆。人人當老闆,人人都只是小老闆,何況技術還有可能變得落後,一錢不值。合作才能幹大事,而合作的效率取決於制度,制度才是使各種資本合理配置的關鍵。
只要是打工的,不管是叫總經理還是CEO,都只不過是企業運作中的一個職位,這個職位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它比別的職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