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揄說:
。 想看書來
昔時金階白玉堂(2)
中國的大臣經常要在半夜三點鐘這一有礙健康的時間上朝,從而使他們輕易不能參加晚間的宴會。無疑以他們的年紀,到這時他們是需要睡覺了。由於做事實上的夜班,軍機大臣們在離家前總要吃餐夜宵,而軍機處值廬廊下,每每也排放著數盤燒餅油條,以供大臣們隨時補充能量。看來,燒餅油條作為一種晨間快餐,從前還是雅俗共賞的呢。 軍機大臣歷來由皇帝直接挑選。所設人員,向無定額。最多時八名,最少時兩名。具體而論,乾隆時常設五至七人,嘉、道時常設四至六人,光緒時常設六人。而根據薛福成《庸筆記》的說法,軍機處值廬“本不甚宏敞,大臣如滿六人,坐位固嫌逼窄,相傳必有一人不利”。並以光緒年間軍機大臣的消長和去世為例進行說明,讀來饒有趣味。不管人數多少,權位操於排名第一的領袖軍機之手。各種檔案奏章,只能由其先閱。其指定某軍機傳閱,他人不得聚觀。至於新進者,不僅沒有發言權,每次奏對進出宮殿時,還需趨前捲起門簾,因而被稱為“挑簾子軍機”,可見同僚之間等級依然森嚴。野史筆記中,常把軍機大臣比作轎伕。劉體智《異辭錄》說:
京師輿夫四名,諺雲:“頭一個洋洋得意,第二個不敢洩氣,第三個渾天黑地,第四個不知那裡。”談者比以軍機大臣。向例,樞臣入值,在御案右旁跪,其跪墊挨次而下,惟居首者奏對。其次則跪處由漸而遠,諦聽上諭,不能詳悉。即有陳奏,上亦不能盡聞,仍由居首者傳述。故樞廷數臣,雖雲同時入值,然自首座外,其餘率非問弗對。京諺以輿夫四人狀之,情形畢肖。金梁《光宣小記》更謂,軍機召見時:
首為當家者,專奏對,眾謂之“軍機面”,謂其獨得面子也。則以喻轎班前一人,曰“揚眉吐氣”。次為備顧問者,非指問不得越對,謂之“軍機嘴”,則以喻轎前第二人,曰“不敢放屁”。再次為執筆者,專撰述而不得問意旨,謂之“軍機手”,則以喻轎後第一人,曰“渾天黑地”。末為供奔走者,謂之“軍機腿”,則以喻轎後末一人,曰“趨炎附勢”。可謂刻畫入微矣。軍機大臣位極人臣,雖說爬進了帝國決策者的小圈子,但當差實在很累。諸如乾嘉年間的董浩,入值三十八年;同光年間的恭親王奕,兩入樞桓前後亦達二十六七年,每天披星戴月,精力真是驚人。官做長了,也就悟出不少小技巧。他們在膝蓋處用圓夾布中置棉絮為襯,使得下跪時不痛。為了免除每日長跪,相傳秘訣,無論奏對何事,必以三句為率,並須簡淺明白,以免皇帝再問。軍國大事,先為膝蓋謀之。研究軍機大臣,是研究清史的一把重要鑰匙。可惜許多研究者卻總是忘記這把鑰匙,更談不上用它去開鎖了。舉例來說,道光初年,皇帝寧倦於大政,苦於奏章不能遍閱。軍機大臣曹振鏞獻策曰:
今天下承平,臣工好作危言,指陳闕失,以邀時譽。若罪之,則蒙拒諫之名。此後中外奏章,皇上無庸遍閱,但擇其最小節目中之錯誤譴責之,則臣下震於聖明,以為察及秋毫,必無敢肆者。曹振鏞出身官宦,父親曹文埴,為乾隆二十五年傳臚(即殿試第四名,或曰二甲第一名),最後官至戶部尚書。《清朝野史大觀》卷三“樞堂” 條載:“文正(按:文正為曹振鏞的諡號)先人於乾隆朝列正卿,文正生於京邸,明習朝章。”作為高幹子弟,曹振鏞為人處事謹慎廉潔,操行甚佳,並無紈絝惡習。26歲進士及第,以後官運亨通。《清朝野史大觀》又稱:“軍機大臣舊例與入覲督撫不私覿、不留飲,惟於朝房公地延接數次,亦人所共知共見也。文正守此例極嚴,長白(穆彰阿)便已通融,再後則無之。”道光是個守成、節儉、自以為有識見而其實根本不知天下大勢的皇帝,自然喜歡曹振鏞的風格,聽得進曹振鏞的勸說。這樣兩個君臣的搭配,結果造成一個不痛不癢的天下,鉗制人心,不得發舒。道光一死,禮部右侍郎曾國藩便直率地上奏批評:“十餘年間,九卿無一人陳時政之得失,司道無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緘默。”“以畏葸為慎,以柔靡為恭。”以至太平天國興起時,地方官仍互相隱諱,不敢上報。可以說,曹振鏞當國時期,正是清帝國由盛轉衰的關節點。可惜,即便是這樣一位重要人物,學術界都沒有引起重視,豈不是一個很大的缺憾?又如,從1827年到1850年一直擔任軍機大臣的穆彰阿,人稱“在位二十年,亦愛才,亦不大貪,惟性巧佞,以欺罔矇蔽為務”。這幾句考語,言簡意深,極值得回味思量。穆彰阿三典鄉試,五典會試,加之複試、殿試、朝考、庶吉士散館考差、大考翰詹,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