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建不世之功。
自命不凡的白崇禧沉浸在遐想之中,遐想中的白崇禧頗為自得。
頗為自得的白崇禧摩拳擦掌,渴望與紅軍決一死戰,尤其是渴望與蔣介石稱為“戰爭魔鬼”、共產黨稱為“戰神”的*放手一搏,以決勝負。
白崇禧兩眼出神地緊盯著山腳下的湘江水,水勢一浪高過一浪,且挾著雷霆萬鈞之勢,蓋天劈地往前衝去。
白崇禧忽然眼角浮起一絲冷笑,仿若自身便是那滾滾北去的湘江巨浪,洶湧澎湃地向紅軍撲去,將紅軍吞噬、撕裂、揉碎。
txt小說上傳分享
陰霾桂北 六(1)
“三自”、“三寓”,躍躍欲戰,白崇禧磨刀霍霍;絞盡腦汁,湘江以西地區,蔣介石再布口袋陣。
白崇禧將目光移向身邊的侍衛及碉堡周圍擔任警戒的民團,一個個戎裝整肅,威武雄壯,鬥志昂揚。
深諳用兵之道的白崇禧當然知道,戰爭不僅是兩個利益集團為了各自的最高利益或者說最終目標,所進行的軍事實力的對決,而且是政治實力和經濟實力的大比拼,是政治的延伸,也是實現政治目標最直截了當的手段,戰爭原本就是流血的政治。
儘管這時候的桂軍沒有鼎盛時期北達長城、南及安徽的煊赫勢力,但此時的桂軍仍保持著第四集團軍的番號,擁有第七、第十五兩個軍,五個師、十六個團的兵力。
第七軍轄第十九師、第二十四師兩個師,兵力12335人;
第十五軍轄第四十三師、第四十四師、第四十五師三個師,兵力17042人;
兩軍總兵力達29377人,且兵強馬壯,將士用命。
此時的桂軍,剛剛換上新式裝備。
桂系民團指揮部
據一九三五年的桂軍《七軍年刊》記載:“本師武器彈藥,及各項附屬用具,自上年換髮以來,現均一色新式步槍,機件精良,射擊準確,至輕重機槍及各附屬用具,亦配備完全。”
白崇禧感到底氣十足,因為他不僅手握近三萬人的精兵強將,更可依賴的是轄境內龐大的民團組織。
自民國二十年(1931年)白崇禧主持召開的全省軍政會議確定“三自”、“三寓”政策實施以來,廣西全省猶如一個獨立王國,自衛、自治、自給,並寓兵於團、寓將於學、寓徵於募,創辦民團,以民團組織為民眾組織,以民團訓練為民眾訓練。
按白崇禧的說法:“廣西有一千二百七十萬人口,分為二萬四千個村(街)。每村(街)有後備隊一隊,每隊壯丁約百人,共有二百四十萬人。由十八歲至三十歲的約居半數,即一百二十萬人……一千五百人為一個聯隊。”
“至於組織的系統,分政治、軍事兩方面:政治系統,是由省政府而行政監督,而縣政府,以至區、鄉、村、甲(城市設鎮街,等於鄉村)。軍事系統,是由總司令部而區指導部,而縣司令部,以至聯隊、大隊、後備隊。行政監督兼區指揮官,縣長兼民團司令,區長兼聯隊長,鄉長兼大隊長,村長兼後備隊長。”
“高小實施童軍訓練,初中實施青年軍訓練。所謂青年軍訓練,就是一半童訓,一半軍訓,合於童訓與軍訓之間。高中則於第一學期實施軍訓。初、高中及師範學校不能升學的學生,可進民團幹部學校,畢業後可以當村長、後備隊長。”
白崇禧將全省劃為桂林、平樂、柳州、梧州、南寧、龍州、百色、天保共八個民團區,每一民團區設一民團指揮部,負責指揮所屬各縣民團司令,編練民團。
每一民團區設三個常備大隊,每大隊為三百六十人,合計一千零八十人。全省計有四個常備大隊八千六百四十人,超過桂軍一個正規師。
此外,各縣、區、鄉、村組訓了後備隊。
到一九三四年,全省二百四十五萬壯丁中,有一半以上被桂軍強迫接受軍事訓練。
全民動員,全民動手,全民皆兵,白崇禧所用的戰術在湘江戰役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廣西民團除協助桂軍防守外,還在重要路口及關隘設防阻擊襲擾紅軍,尤其是紅軍在搶渡湘江遭受重大創傷後,一大批走散或受傷的紅軍指戰員,遭到了民團慘無人道的“追剿”和殺害。
陰霾桂北 六(2)
白崇禧在湘江戰役之後演講中吹噓道:
“朱、毛在江西,圍剿的軍隊過百萬,剿了七年剿不下來。此次經過廣西邊境,人數號稱十萬,我們只有十五團人,除分防各地外,實際作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