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牧民族,但他們的政治體制,卻有很大的差異。
匈奴是個相對統一的民族,單于在這個民族裡面,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望。只要漢室能夠控制單于,就能保證匈奴不會叛亂。
甚至於,漢室還經常以冊封單于的名義,挑起匈奴的內亂,不停削弱他們的實力。正是因為這個緣故,自南匈奴附漢,終東漢一代,匈奴都沒有成為邊疆之患。
然而,羌人卻並沒有統一的政權。他們大大小小的部落無數,各自為政,但是又會有些聯絡。有一些羌人部落,還會相互仇殺。
面對這樣鬆散卻又有組織的羌人,漢室卻找不到一個控制的物件。拉攏了這個部落,那麼羌人部落又造反了,剿滅了這個叛逆,他的盟友又開始作亂。
而且,面對羌人的屢次叛亂,東漢政權在處理問題上也有些問題。
東漢前期,對待羌患的手段,主要是鎮壓和內遷。然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哪怕漢軍裝備精良、驍勇善戰,在與羌人作戰的過程中,也有兵敗的時候。
漢和帝去世不久,朝廷徵發千餘羌人戍邊西域。這些羌人不遵調令,半路上就都逃跑了。官府派人前來抓逃兵,結果這些羌人跑到塞外,內外羌人一同起事,西北邊境頓時天翻地覆。
當時的大將軍鄧騭調集五萬部隊征剿羌人,反被打得大敗。
勝利使得羌人更加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有些比較強大的部落首領,甚至自稱‘天子’。
羌人部落以為漢軍不堪一擊,更是聯合起來抄掠邊地,漢室的河西走廊被切斷,甚至連三輔之地也蒙受其難。
朝廷迫於財政壓力,放棄了繼續用兵,決定將那裡的漢人內遷,徹底丟棄涼州。
然而,自從武帝開始,那裡的漢人已經在當地紮根,誰願意放棄自己的家園和財富?於是乎,西北的漢人也開始反叛。當時著名的羌人領袖杜季貢,就是一個地地道道漢人。
羌人叛軍與漢人叛軍勾搭在一起之後,羌人部落首領才發現,漢人的腦子真的非常好用。並且有漢人當領頭羊,他們遭受本地漢人百姓的抵抗,也不會那麼強烈。
更為重要的是,若是戰敗,他們就可以將罪行都推到漢人身上,自己卻能夠留住性命。自那以後,羌人造反,推舉漢人之中有名望的人當做首領,就成為了傳統。
這也是為什麼,北宮伯玉等人反叛,會挾持涼州名士邊章、韓遂,讓他們充當首領了。
涼州的羌人、漢人聯合叛亂,聲勢浩大。東漢為此消耗兩百多億錢,近百年的國庫積蓄為之一空。
無奈之下,東漢耗費鉅額錢財,建立了一批精銳騎兵。甚至於,還向南匈奴借了一支騎兵,才結束了這場戰爭。
大規模的叛亂雖然停息,羌人仍舊在涼州折騰了二十多年。
及至後來,羌人再一次大規模造反,東漢老將馬賢戰死,三輔地區再一次迎來了劫掠的羌人。
然而,這一次羌人造反只持續了幾年。因為東漢朝廷,找到了一個新平定叛亂的方法,那就是‘招降’。
只要羌人叛亂,漢庭就派人過去跟羌人談條件,爭取能夠招安叛亂的羌人。哪怕名將皇甫規、張奐等人,也都是如此行事。
然而,這個綏靖政策,卻是個無底洞。
當被招安的羌人首領,花完了手上的賞錢以後,再次帶領羌民揭竿而起。一來二去之下,東漢朝廷一次又一次拿錢去餵飽羌人。
還有那些被羌人,推舉為叛軍首領的涼州名士,他們也從羌人叛亂之中,找到了一個升官發財的路子。
須知,平常這些人想要成為一方太守,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這個機會。
然而,只要帶領羌人叛亂,朝廷招安的時候,自然會籠絡他們這些所謂的首領,對他們進行封官賜爵。
因此,這些漢人有時也心甘情願帶領羌人造反。當他們接受招安,成為一方官吏以後,仍舊與羌人私底下勾結。
這真是應了後世的一句話:要升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哪怕韓遂、馬騰,他們之所有擁有現在的官職、地位,也與帶領羌人叛亂不無關係。
就這樣,羌人叛亂成為了一個惡性迴圈。朝廷為了避免大規模戰爭,消耗無數的錢糧,就使用綏靖政策,不停利用官職、錢糧平息羌患。
至於羌人,以及一些涼州名士,卻將叛亂當成了自己的發財之路、晉升之階。
看完了賈詡介紹羌人叛亂的書卷,文昭才對於羌人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