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3/4頁)
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概的意思是:王孟英的學問大家能夠學會,但是他的一心赴救的精神,確是更值得大家學習的啊。
一個很光榮的外號
在治療了一些患者以後,王孟英開始獲得了自己的一個無上的榮譽:外號。說起這個外號,實在是令人哭笑不得,原來,王孟英診病的時候,心裡只是想著患者,於是不管多重的病,他都給看,尤其是那些被前面各位醫生給治療得基本上已經病危的,他都毫不猶豫地衝上前去,給人家治療,朋友們都說:你真是傻啊。
有的患者,開始找他,治療好點,然後又換了醫生,治療壞了,再找他,他還去,有的是這樣折騰了無數次,他都無怨無悔地,跟什麼都沒發生似的,這事兒要是擱一般醫生,一定會說:怎麼著?我治了一半,你找別人了,現在壞了又找我來了?你早幹什麼了?估計一般是不大願意去了,如果去,也要教訓患者一頓,像王孟英這樣的的確少,您說呢?
還有就是在收錢的方面,最後接手的這些病危的患者,累死累活的,熬了多少個晝夜,把人從死亡線上搶回來了,怎麼著也多收點錢吧?哪怕多收一點兒也行啊,人家王孟英不幹,還是那點診費,結果弄的王孟英治了一輩子的病,還是一貧如洗,最後帶著老婆孩子搬回老家海寧的時候,什麼家當都沒有,只有一塊當年從家裡帶出來的硯臺,所以那時他寫的一本書的名字就叫做《歸硯錄》,一個醫生,整天給人看病(忙得不得了),卻什麼家產都沒有,這基本上跟做官最後離任的時候家裡只有幾件破衣服是一樣的,無論從什麼年代來看,這都是個另類。
在總結了上面的這些條以後,朋友們一致認為王孟英做人比較傻,所以光榮地送給他一個外號:半痴。意思是,這個人基本上屬於半個痴傻之人。
王孟英一聽,沒生氣,卻認為朋友們敏銳地發現了他的優點,於是從此乾脆給自己起了個號,叫半痴山人。
朋友們也不客氣,把這個名號到處亂叫,於是在王孟英的醫案書裡,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句子:某某病重,急迓半痴至……
這個名號很不雅,我覺得,但有醫生對患者如此痴心,想必是患者的福分。
王孟英比較喜歡喻嘉言,所以看病時對患者的那種古道熱腸的態度,簡直和喻嘉言如出一轍,而且,他也學習了喻嘉言的長處,比如開方之前要先議病,把病情的來龍去脈給患者講清楚了,然後再開方子。
王孟英認識了一個朋友,叫張養之,他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母,然後自己又患了病(不知道是什麼病),結果歷時七年都沒有治好,一共請過一百一十三個醫生(估計把杭州城的都請遍了),也把家裡的財產都耗光了,病也沒有起色,於是這位張養之同志就自己買來醫書,自己看著治療,最後病居然好了,但是留下了後遺症,就是鼻子已經壞了,在清代,五官不齊的人是不能考科舉的,於是他只好自己悶在家裡,學習書法,專門練習楷書,王孟英自從認識了他以後,心中很是同情他,於是就把他當作了自己的好朋友。 txt小說上傳分享
7;王孟英(9)
做中醫的人一般都有個毛病,就是喜歡觀察周圍人的氣色啊、步態啊等等的,這是個職業病,因為中醫四診中望診是排第一位的,我們的王孟英同志也不例外,他就觀察這個張養之,見這位怎麼總是面色發青,然後感覺很怕冷的樣子,夏天也穿著厚衣服,嘴裡還經常吐出白沫,於是就很好奇地詢問他是怎麼回事,張養之也就告訴了王孟英,說自己怕冷,已經患陽痿這個病多年了,現在自己還經常服用點溫熱的藥補補。
王孟英聽了,心裡很是狐疑,但也就是勸勸他別自己亂吃溫熱藥,也沒好多問。
過了許多日子,這位張養之就病了,他的症狀是惡寒怕冷,頭痛,自己服用了一些溫散的藥物沒有效果,於是就找來了王孟英給看看。
王孟英來了以後,先診了張養之的脈,發現脈象極沉,按至骨卻感覺到了弦滑,再看此時張養之的房間裡,九月份的天氣,掛了一層層的帳子,點著爐火,披著棉衣,而張養之卻仍然覺得還不夠禦寒的。
各位,這種情況其實一點也不誇張,在臨床中是經常會遇到的。
現在張養之還是嘴裡有很多涎沫,一點也不口渴,胸腹也不感覺脹悶,只是不停地咳嗽,而且告訴王孟英,說自己大便乾燥,小便不多,嘴裡的氣味很大。
以上就是全部症狀,乍一看,的確很像一個寒證(都怕冷到那個地步了),需要用溫陽的藥物來治療。
但是,王孟英做出了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