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4頁)
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機體是如何運轉的。霍普金斯生物系主任固執他說:“在死的機體上觀察生命過程是行不通的。”馬丁並不是一名善於激發學生熱情的教員,但他堅持實驗,相信生理學對於生物學研究的價值,這種觀點有效地促進了人們的大膽探索。
霍普金斯大學建校之初,實驗技術操作的訓練在美國高等教育中沒受到普遍重視。該校生物系教師著手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使實驗操作規範化和有明確的目的。顯然,這套新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在理科教學中推行,但就是歷史教授有時也把他們的討論課叫做“實驗課”。生物學研究生所受的教育幾乎全是在實驗室進行的,每天都有人領著他們搞實驗。傳統的課堂講授或背誦課本幾乎完全取消,不過,教師也必定要提出學生閱讀的參考書目,而學生們在研究中需要什麼書籍,圖書館也儘量購置。
低年級學生集中搞實驗操作,以便熟悉生物學研究的方法和儀器。在進行任何獨創性的研究之前,學生要對新近發表的一些重大研究進行重複實驗,以求證實它或批評它。所以、霍普金斯大學教育自己的青年科學工作者:學術無禁區,沒有任何人的著作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們的文章照樣可以批評。布魯克斯從氣質上說是個觀察家和哲學家,而不是一個愛動手搞實驗的人,但他同馬丁一樣堅信任何理論都不應當作教條,只能作為新的探索的起點。他認為達爾文的學說也不例外。
摩爾根一輩子都不相信價格昂貴的裝置,這也是霍普金斯的影響。馬丁希望學生養成腳踏實地的作風。他認為,搞重複實驗是生物系用以糾正毛裡毛躁的學生的辦法。照他的話說,這種人的特點是“一心想馬上就搞複雜的課題……以為……實驗室裡備有自動化裝置——某種‘生理灌腸機’,從這頭塞一頭動物進去,只消把扳手一拉,在另一頭就會得出很有價值的發現。”
一旦學生透過了這種考驗,從半吊子變成了嚴肅的科學家,那麼,生物系就會給他提出一個需要研究的課題,放手讓他去決定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實驗手段,然後對研究結果進行評價。布魯克斯有一次解釋他不重視摩爾根的同窗好友康克林是基於他自己對達爾文自然選擇說的堅定信念。他覺得,讓學生們自己獨立探索而不憑藉外界的幫助,是為學生好。的確,他曾對康克林的博士論文課題提出過很糟的意見。不過,大量事實證明,在很多優秀生物學家(其中也包括康克林)成長的道路上,這種教育方法的確是成功的。
霍普金斯大學的擁護者中,曾有人偶爾爭辯說,對科學採用實驗的方法是19世紀末霍普金斯大學的首創。其實也並非如此。16和17世紀的科學家已經開始對多少世紀以來被視為定論的希臘人的著作提出質疑。公元1世紀的蓋倫在他的書中說心臟裡有一塊骨頭;16世紀,維塞利亞斯終於解剖了一個人的心臟,發現裡面並沒有骨頭,他還勇敢地宣佈了自己的發現。到17世紀,人們透過實驗進一步證明血液的迴圈是由於心臟的作用。證明這一事實的醫生成廉·哈維還用實驗的方法研究海洋動物得出結論說,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是由卵子發育而成的,而父母雙方對新一代的生物體作出的貢獻是相等的,從而推翻了亞里士多德認為胚胎是雄性一方產生的,雌性一方只是為胚胎提供滋養的說法。科學工作者要自己透過實驗來研究生命過程,這種新的態度影響深遠,解放了思想,產生了許多重大成果。1839年,細胞被證明是生物的基本單位。在摩爾根上大學前後幾年裡,歐洲出現了一系列互相關聯的重大發現,這主要是細胞學家們的功績。學術界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細胞研究的專家,這本身就是19世紀科學的重大發展,這時確證了精於是睪丸產生的而不是血液中產生的,這使科學家們大為驚訝(我們至今還有“純血統印第安人”這種說法)。在顯微鏡下,人們看到了精卵融合的過程,定名為“受精”。1375年在細胞核中發現了能著色的物質,命名為“染色體”。1887年發現蛔蟲的受精卵的染色體一半來源於父本,一半來源於母本。總而言之,在摩爾根上大學和讀研究生的初期,科學家們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認識了受精所需的條件,他們準備進一步實驗,以圖發現這些神秘的染色體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的具體作用。
霍普金斯大學的“一切透過實驗”的原則,摩爾根很快就接受了。這很符合他的口味。他本人就恪守對一切事物都要親自證明的信條。他全心全意擁護這些教授們的指導原則,後來還責難布魯克斯哲理有餘而實驗不足。
摩爾根在霍普金斯大學的最初幾年,著手從事他自己的第一項實驗工作,逐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