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4支箭雞已被射死,不需要再放箭。)
*益:填補箭匣內減少的箭支;(損益連弩:隨意增減改動箭支數量的連發弩)
*俱發:總括的有順序的把箭匣裡的十支箭全都發射出去。(實驗資料:6秒射出十支箭)
*謂之元戎:人們稱連弩為主將。
*以鐵為矢:通常普通的箭是由鏃、木杆、羽毛製成,箭在遠距離飛行時,羽毛起平衡作用。而連弩的箭若採用通常製法,箭身羽毛部位與箭匣壁發生阻礙,使箭支無法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到發射位置。所以連弩的箭採用非常規制法,“以鐵為矢”是科學合理的。連弩的箭採用鐵製就解決了三大問題:
(1)由於整支箭的尺寸只有“八寸”非鐵製的箭,箭體輕,沒有太大的殺傷力。鐵矢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2)箭匣底部加附磁石,鐵箭就會被吸附在箭槽上,解決了連弩向上仰射時弩身傾角大於90度,箭匣裡的矢脫離箭槽倒向反方向,張弓向下俯射時箭支滑落的問題。
(3)解決了連續供箭問題,連續供箭,連續發射得以完成。
*矢長八寸:當時孔明對矢的長度為八寸是相當科學準確的。經制造實踐,箭桿超過八寸,箭匣增長,機關互動就不暢通,鐵矢超過八寸重量增加,會影響箭的射程;而箭的尺寸小於八寸,箭匣縮短,弩的弦臂張開間距小,發射力量就會減弱。所以“矢長八寸”是最佳尺寸。
全鐵的箭加裝羽毛困難,無羽的鐵箭在遠距離飛行時會失去平衡而翻滾,達不到遠射武器的作用。木製箭桿的製作要求精度高,人工製作難度大,不易大量製造使用。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使諸葛亮及其後人沒能解決“矢”存在的問題,導致連弩的實用性大大降低,加之損益連弩機關互動要求精度高,在野外使用時部件受陰雨等天氣的影響易變形從而使連弩發射機關失靈,而被軍事部門冷落,直至消失。人們對它深奧玄妙的組合,神奇的功能、獨特的箭矢記載下了“神弩之功,一何微妙”“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損益連弩功能資料:
容箭量10支,矢長八寸(古尺),弩長65厘米,弓臂拉力150斤。
射程:鐵矢50米(連弩射程依據弓臂力量大小不等而改變),普矢(無羽箭《玉海》曰:矢謂之飛槍)120米,單發精確射擊30米全中靶,連發快射6秒鐘射完十箭。
完全可以將穩中的弩改進成連弩。。
。。
第一巧匠馬鈞
馬鈞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機械製造專家,具有高超的製造技巧,發明和製造了織綾機、水車、指南車等多種機械,成為我國古代非常有名的機械發明和製造專家,為古代機械製造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興平東南)人。生活在三國時代的曹魏時期,生卒年代不詳。他從小不善言辭,說話不多,但是很喜歡讀書、思考問題、善於動腦子,尤其喜歡鑽研機械製造方面的問題;同時他又非常注重實踐,勤於動手;這樣就養成了善於吸收新知識的習慣,又有比較熟練的實際技能,為從事機械製造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他早年生活比較艱辛、貧困,長時間住在鄉間,使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勞動人民,對他們的疾苦和繁重勞動有深切的瞭解和體會,因而他比較關心生產工具的變革,並決心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術為老百姓服務,改善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馬鈞對機械的研究製造始於改革織綾機,織綾機就是織造";綾";的提花機,";綾";是一種表面光潔的提花絲織品,這是在我國傳統的絲織品基礎上發展起來一種比較高階的產品。我國絲織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商代就已經運用平紋織法和絲織法織造幾何圖形圖案的絲織品。春秋戰國時期的絲織品已達幾十種之多,品質也有很大提高,秦漢時期我國的絲織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現已出土這一時期大量的提花紋紗和以經絲顯花的彩色織錦。絲織技術的發展得力於織造工具的進步,商朝已經出現平紋織機,周朝就出現了提花織機。在戰國末期已經開始使用足踏織機。這是絲織技術劃時代的成就,因為利用腳踏板作提綜開口的裝置,手就能騰出來投梭,手腳配合效率大增。到漢代,絲織機又有了重大改進,出現了一種新的提花機,即120躡&;#8226;120蹤的織綾機,用這種織綾機60天才能完成一批散花綾,效率相當低,而且織機的構造和操作相當複雜。三國使